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中医适宜技术:传统瑰宝,护佑健康之路

中医适宜技术:传统瑰宝,护佑健康之路

李红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4年09月18日 16页 786 海报 复制链接

中医历来重视护理工作,倡导“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中医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针灸、拔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二十余种常用中医传统技术,具有简便易行,行之有效,见效快、费用低、易于普及的特点,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疑难病症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两个基本特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中医护理技术中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拔罐、刮痧等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调和全身气血、激发相应器官的功能来扶正祛邪,治病防病。

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来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同为肾病,若见发热、畏寒、浮肿、小便不利时,诊为“风水证”,当选用宣肺发汗利尿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若肿已消退,仅有腰酸、面白、肢冷、畏寒等主症时,证属肾阳虚衰,当以温补肾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此即“同病异护”。

接下来介绍几种中医护理技术及其应用。

1、拔罐: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式进行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具有驱寒、泻热、加快体液循环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中风等。

2、刮痧:是指使用不同材质工具如牛角、砭石等,以刮痧油为润滑介质,在体表相应的部位进行刮擦的一种外治技术,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排毒、清热排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以及颈椎病、肩周炎、粉刺、痤疮等多种疾病。

3、耳穴压丸:又称耳穴贴压法。此法利用王不留行籽、磁疗珠等物质贴于胶布上并贴在相应的穴位,通过手指按压刺激耳穴,经由经络传导,达到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目的。该方法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牙周炎、牙周炎等疾病。

4、艾灸:是以艾绒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艾叶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刺激局部以达到一定治疗目的的特殊中医外治方法, 常用来治疗膝关节疼痛、颈椎、腰椎、慢性腹泻等。通过艾灸关元穴、中极、气海、神阙穴等,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是治疗女性痛经的妙招。

5、针刺:针刺腧穴是中医护理技术的又一特色。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治疗疾病。刺入点即为人体腧穴。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针刺或推拿大椎穴可退热,胆囊穴可治疗胆绞痛。

6、药熨技术:是将药物加热后敷于患处或特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热效应和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还能够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在药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敷药部位,通过加热药物并敷于患处,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进皮肤,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而且药熨还能够刺激穴位和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7、中药熏洗: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很大,毛孔很多,除具有防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治疗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此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症。

以上提到的中医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临床实践中,要遵循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的原则,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中医护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中医护理技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