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知识小课堂:了解透析,守护健康
透析,一个对于非医疗专业人士来说可能稍显陌生的词汇,却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许多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那么,透析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透析知识小课堂,深入了解透析,守护健康。
一、透析的基本概念
透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器或设备,模拟人体肾脏的功能,将体内积聚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这种技术基于半透膜的原理,利用弥散、对流等方式,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多余水分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二、透析的类型
透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俗称人工肾、洗肾。它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抽出,经过透析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干净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血液透析所使用的透析器,即人工肾,内部包含成千上万的空心纤维管,这些纤维管表面覆盖着半透膜,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阻止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血细胞等。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减轻肾脏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则是利用患者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将配制好的透析液通过导管灌入腹腔内。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通过弥散作用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同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进行,相对方便,但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维护能力。
三、透析的适应症
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等疾病。当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排出时,透析就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此外,对于某些水、电解质紊乱较为严重的患者,透析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透析的注意事项
虽然透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进行透析治疗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整
透析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保证营养均衡。应多食用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以补充透析过程中丢失的营养物质。同时,应控制含磷、含钾高的食物摄入,如芒果、桂圆、紫菜、蛋黄、香蕉等,以避免引起高磷血症、高钾血症等并发症。
2监测体重
透析期间体重控制非常重要。单次透析脱水过多可能导致血液粘稠、低血压、抽搐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建议患者透析完后及时称体重并记录在案,以便医生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3保护内瘘
内瘘是透析患者连接透析机的重要通道之一,应注意卫生并避免受压、感染等。如发现内瘘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4定期复查
透析患者应定期复查身体各项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五、透析患者的心理关怀
透析治疗不仅是对患者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灵的考验。长期的治疗过程、身体的不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因此,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心理关怀同样重要。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治疗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引导患者参与一些适合的活动,如社交、娱乐等,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六、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
透析患者除了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外,自我管理也非常关键。患者应该了解并掌握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学会自我监测和记录,如体重、血压、尿量等。此外,还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透析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透析的原理、类型、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并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健康保障。让我们一起关注透析,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