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积胃痛按曲泽

王艳丽 2025年05月07日

老年人及小孩等肠胃较弱者,容易出现腹胀、恶心、纳呆、便秘、嗳气酸腐等食积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洁,致使胃肠功能受损,运化失司、分清泌浊功能受阻所致。此时可点按肘关节附近的曲泽穴,以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曲泽穴位于人体肘横纹中,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时伸肘仰掌,使肘部稍弯曲,在肘弯里可摸到一条大

清风散热常按风府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4月16日

风,指风邪。府,集聚处。此穴当风邪易侵之处,《素问·风论》:“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位居脊椎第一节之上,所以又称“上椎”。取穴: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也就是颈部后方发际线中间,风府穴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此穴主要功能为清风散热、通关开窍。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流鼻血

口眼歪斜头痛 按压阳白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4月09日

阳白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头痛等头目疾患。

滋养脾胃按建里

黄砚萍 2025年04月02日

仰卧位,用自己的手指在腹正中线上,找到脐上三寸的位置就是建里穴。方法:1.仰卧位,拇指沿建里穴的位置旋转按摩,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0圈;2.仰卧位,以一手四指或两手四指找到建里穴,自上向下推摩至神阙穴(位于脐中央)5分钟,然后向对侧下方斜摩。按摩之后,会感觉上腹部有舒适温热感。

颈肩保健按揉后溪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3月26日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是从手上的小指、上肢外侧的后缘,走行到肩部,环绕肩胛。因为与肩部关系密切,所以这条经脉被人称为“肩脉”。而后溪穴就是肩脉上的重要穴位,擅长解决颈肩部的问题,如颈肩疼痛、僵硬、活动困难等。按后溪穴以拇指点按或揉按患侧或双侧后溪穴一分

消化不良按压四缝穴

李青华 2025年03月19日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好穴位。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若您遇到有关消化不良的问题,都可以找四缝按一按。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晨起开“五关”中医养生很简单

马荣 2025年03月12日

常言道,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醒来躺在床上,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做一次养生保健:开五关。“五关”是指五个穴位,即两个太冲穴,两个合谷穴,一个百会穴。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向上推,推不动处有一凹陷即为太冲穴,左右脚各一个。合谷穴在手背上,五指并拢,拇指靠近食指有一肌肉隆起,此处最高点即是合谷穴,左右手各一个。

胆绞痛按揉阳陵泉穴

徐文江 2025年03月05日

胆囊炎或者胆结石发作的时候,右上腹部可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如果距离医院比较远,这时我们可以在右小腿的膝盖下面寻找疼痛处,即为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可用两手大拇指分别轻柔地按压这个穴位,并持续按摩2分钟,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消化不良常按大陵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26日

吃多了大鱼大肉不消化,引起腹胀胃痛,可按压大陵穴。此穴五行属土,对应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消除腹胀常按足三里

郑辉 2025年02月19日

足三里位于小腿上、膝盖下四指幅,外侧凹陷处。此穴是照顾肠胃的重要穴道,当肠胃不适时按压此穴,会有明显酸麻感传达至脚背处,有助于改善排便、消化不良,还能消肚气,并强化肠胃功能。

清热止痛按合谷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12日

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揉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面口合谷收”,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按足三里穴缓解胃痛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05日

当我们吃了生冷东西,或者吹了冷风凉了胃,以及饮食不当,常常会引起胃痛,大多数人都是立即买胃药,其实足三里穴可以帮助你。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方法 用力按压,力度以有酸痛感为宜,持续3分钟左右,可以快速缓解胃痛;也可以用手指适当用力拍打此处,直至出现红色的痧点,同样可以起效。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