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痛

本报记者 胥伟岩 2025年08月27日

专家表示,按摩穴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可能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但不能替代正规的抗病毒等治疗方法。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可能有一定帮助。曲池穴:在肘区,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

秋季按揉三穴养肺润燥

本报记者 胥伟岩 2025年08月20日

秋季按揉穴位可辅助润燥养肺,专家表示,以下是三个关键穴位及按揉方法,操作简单且适合日常调理:肺俞穴位置: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两横指)。功效:调补肺气、缓解咳嗽、咽干等秋燥症状。按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按揉,每次1-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太渊穴位置: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功效:补肺益气、润燥生

伏天按穴位治脾胃不和

本报记者 胥伟岩 2025年08月13日

伏天脾胃易受湿热、寒凉影响而出现不和,专家表示,按揉以下穴位可辅助调理,操作时以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1-2次。中脘穴位置:肚脐正上方4寸(约5横指)处。作用:是调理脾胃的核心穴位,能促进消化、缓解腹胀、胃痛、食欲不振等。足三里穴位置:膝盖下3寸(约4横指),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作用:被称为“长寿穴”,可

按阴陵泉穴健脾利湿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8月06日

阴陵泉穴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膝下内侧“骨头缝”)。取穴口诀:膝内下方摸骨缝,凹陷如坑阴陵泉,按之酸胀窜足跟,水湿尽泄此穴通!每天按揉5分钟,健脾利湿,通调水道,治水肿、腹胀、带下病、关节酸重。

中封穴可清肝火,补肾精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7月30日

中封穴,位于足背内侧,足内踝前1寸(拇指宽度),胫骨前肌腱内侧凹陷处。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五行属金,能“金克木”抑制肝火,又能“金生水”补肾填精。主治黄疸,少腹痛,遗精,小便难等病症。

血海穴:补血调经,化瘀生新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7月23日

定位:膝盖内侧,髌骨内上缘2寸(约三指宽),肌肉隆起处。功效:活血调经:改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祛斑养颜:淡化黄褐斑,改善面色晦暗。通络止痛:缓解膝关节炎、荨麻疹、湿疹瘙痒。

中渎穴 治湿热下注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7月16日

定位:大腿外侧中线,膝盖上 5寸(约 7横指),按压酸胀处。 专攻湿热下注:大腿肥胖、腹股沟潮湿、股癣湿疹。

偏头痛按角孙、率谷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7月09日

角孙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率谷穴属于足少阳胆经。角孙穴和胆经上的率谷穴配合,可以很好地治疗我们很多人都有的偏头痛。中医上讲同名经同气相通,胆经的郁气无法顺利排出的话,就会通过三焦经上延到头部,引发头部疼痛。此时两经的穴位配合按摩,治疗效果比一般的单穴治疗好,可以将双手抱住头,然后用大拇指在耳后来回按摩,摩到头皮发热发胀就

压力大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

宝泉 2025年07月02日

每天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可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有效减压。太冲足 厥阴肝经的原穴,可调节肝之阴阳,为疏肝解郁要穴。用拇指垂直用力向下按,同时屈伸足趾,产生酸、胀、痛等感觉,持续30秒后,放松10秒,再按。每天10分钟。足三里 胃经“合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胃正常,肝血才能充足,肝气才能顺畅。每天按15分钟,

关节酸痛按揉犊鼻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6月25日

犊鼻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为经外奇穴,可以改善膝关节酸痛、膝关节炎、髌骨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肢麻痹及萎软无力等。取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贴住穴位,画圈按揉,如有痛点,可以在疼痛处或周围按揉,每次3分钟~5分钟,艾灸时间10分钟~15分钟,不宜过久,配合下

肩臂疼按青灵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6月18日

青灵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青,是指神仙,又通“清”;灵,指神灵、心灵、性灵。中医认为青灵穴具有运化心血、理气止痛、宽胸宁心、清头目、疏经络的功效。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头痛恶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等病症。按摩方法:刺激青灵穴可以采用弹拨的方式,用拇指弹拨青灵穴片刻,然后松开,反复10~15次,每天坚持,能预防和治

口歪、流涎 揉按地仓穴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6月11日

地仓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流涎、齿痛、颊肿等作用,地仓穴的位置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取穴时轻闭口、举两手,用食指指甲垂直下压唇角外侧两旁即是。按摩疗法:用拇指指腹揉按地仓穴100~200次。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