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3月26日

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与根。性味苦,寒。入肝、胃、大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退骨蒸。临床应用于湿热下痢及痔疮等症。本品有类似黄连除湿热和解毒的功效,故对于湿热下痢及湿热痔疮等症均可应用。用于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小儿疳热等症。本品与知母、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等配伍,可治阴虚发热,午后潮热;与黄连、芦荟等同用,

黄柏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3月19日

性味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虚热。临床应用于湿热泻痢、湿热黄疸,以及小便淋沥涩痛、赤白带下,阴部肿痛、足膝肿痛、萎软无力等症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等症。黄柏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颇好,用治湿热疮疡、

黄芩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3月12日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临床应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黄芩清热燥湿作用颇强,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

黄连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3月05日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其他植物的根茎。其性味苦,寒。归心、肝、胆、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应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胸中烦热、痞满不适、舌苔黄腻,以及黄疸等症状。同时,对于肠胃湿热留恋引起的呕吐、泻痢、痔疮等症也有良好效果。黄连清热燥湿的作用显著,配合黄芩、大黄等药物,能有效治疗湿热内蕴之症。对于湿

天葵子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26日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性味甘,寒。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临床应用于瘰历,乳痈,疮疡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临床常与象贝、牡蛎、夏枯草、玄参等配伍治疗瘰历;与蒲公英、鹿角霜等配伍治疗乳痈;与银花、连翘、地丁草等配伍治疗疮痈等症。用于肝癌、乳癌、淋巴肿瘤等症。天葵子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因此,近年来用于

猪殃殃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19日

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的全草。性味辛,微寒。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临床应用于疮疖肿毒,肠痈腹痛,癌肿,蛇虫咬伤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疖痈肿,可配合蒲公英、地丁草等药同用;用于肠痈腹痛,可配合红藤、大黄等药同用;近年来临床上又试用于癌肿或白血病,常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马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参、黄

凤尾草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12日

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性味苦,寒。功效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本品用于痢疾、腹泻,可配合辣蓼、马齿苋等药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可配大青叶、板蓝根等药同用;用于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可配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蒲黄炭、等药同用。用于胃癌、肠癌等症,配合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药。

蛇莓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2月05日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性味甘、苦,寒。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结。临床应用于痈肿疔疮,瘰历结核,癌肿,蛇虫咬伤,水火烫伤等症。本品清热解毒,并能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用于癌肿,可配合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药同用;用于水火烫伤,可配虎杖根同用。

白英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1月15日

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性味苦,微寒。入肝、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尿,祛风湿。临床应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等症。白英味苦微寒,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用于湿热黄疸、腹水等症。白英有利尿作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

半枝莲

家庭保健报 2025年01月08日

为唇形科植物开头草的全草。性味辛,凉。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临床应用于热毒疮疡,毒蛇咬伤,以及肺痈等症。半枝莲用治痈肿疮疡,有解毒、消肿作用;用治毒蛇咬伤也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单独应用,或配合清热解毒药同用,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用治肺痈,可配合鱼腥草、开金锁等同用。用于肺癌、以及肠胃道癌症。本品用于肺癌,常与蜀羊泉

叶下珠

家庭保健报 2024年12月25日

为大戟科植物叶下 珠的全草。性味微苦, 寒。功效为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临床应用于腹泻、痢疾。本品有解毒止泻的功效,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一两同用。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本品清热平肝而明目,故可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一两至二两,加鸭肝二、三个同炖汤,熟

鸡眼草

家庭保健报 2024年12月18日

本品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止泻。临床应用于湿热黄疸等症。本品清热解毒,并有利湿作用,配合茵陈、金钱草、田基黄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等症。用于腹泻、痢疾。本品有利湿止泻作用,对于腹泻、痢疾都可应用。临床常配合马齿苋、车前草、辣蓼等同用。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