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爆款怎么做?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主为您支招!
近日,在广东省科技大会上,许学猛教授团队的“肌骨健康科普创新与转化/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映桃教授团队的“妊娠合并糖尿病防与治”项目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后,广东省再有科普项目获得此项荣誉。
“肌骨亲兄弟,相伴一辈子……”在柔和的音乐中,许学猛教授的弟子代表们生动、准确地展示了《肌骨拳腿功》和《肌骨拉伸功》。10月23日,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后称“省二中医”),许学猛教授向媒体介绍了“肌骨健康科普创新与转化/应用”项目。
动静失衡导致的流行病,用反向运动重塑平衡状态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发生在肌肉、骨骼、关节、肌腱或软组织等部位超过3个月的疼痛。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33%的人口患有肌肉骨骼疾病,中国患有慢性疼痛的人群同样庞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疼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4.9%,《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约1亿中国人面临慢性疼痛的困扰。
“‘动静失衡’问题是当下的流行病,患者多见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办公,沉迷电子产品,长时间久坐以及不良姿势等。”许学猛教授认为,很多慢性疼痛归根到底,就是缺乏锻炼。研究发现康复锻炼的关键技术在于科学训练、本体感觉和稳定性,可以开展反向运动,重塑平衡。
“运动锻炼是肌骨健康最好的干预方法,”许学猛教授表示,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必须恰当、科学、规范,锻炼不当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据记者了解,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肌骨健康科普创客团队10多年来致力于构建“有效自我防治的科普教育体系”,全面、系统开展“肌骨健康科普创新与转化/应用研究”,实现健康回归,成为全国先进。
实际上,许学猛教授团队发表涉及“骨筋肉康复操”“肌骨拉伸功”防治退行性关节病、颈腰椎病及亚健康人群论文47篇,中文期刊35篇、SCI12篇,结果均表明,与传统康复训练方法比较,筋肉康复操的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增强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进而改善步态和日常生活能力。
让科普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研究成果,要转化、要应用,要大众知行合一才是硬道理。但目前治未病的科普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学猛坦言,希望大家晚得病、不得病,因此也下定决心要做好科普,让大众了解如何健康运动才能避免慢性肌骨疼痛的困扰。
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与患者交流,许学猛教授一开始就深谙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的作品才是广大群众喜欢的科普作品,因此他挖空心思,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不同表现形式,他要让大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为此,他和团队制作出四类科普作品。
第一类“画科普”,设计出“骨兄”“肉宝”两大卡通人物,比喻骨肉亲兄弟不可分的重要性。此类作品主要是形象生动、可爱的科普知识漫画以及文创周边产品如亚克力立牌摆件等,“科普插画摆件《肌骨健康》摆在桌面既实用又美观,可以提醒我们及时纠正姿势,注意‘动静结合’”许学猛教授说。作品还荣获第十三届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一等奖。
第二类是“演科普”,团队创作科普剧本《无不舒服》,以舞台剧表演形式,讲好肌骨健康故事,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也获得了第四届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一等奖。
第三类是“唱科普”,许学猛教授团队把原本深奥的肌骨健康知识进行改良,创作出肌骨健康歌、肌骨锻炼功法等4个视频作品。原创歌曲内容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非常易于传唱。配合简单易学的练功操,基本上是一学就会,适合所有人群。“想让大家能够‘唱科普’‘练起来’不受场地限制,想练就练。”许学猛教授说。
第四类是“写科普”,据介绍,许学猛教授团队还主编出版了《谈“骨”论“筋”话健康》和《名医教你练走颈肩腰腿痛》两本科普著作。图书均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阐释新科普理论“肌骨同治”和“肌骨同防”。
每天拍摄录制视频,不经意间专家变身“科普王”
线下活动精彩,线上视频传播广泛。许学猛教授,积极线下开展科普活动,用说、唱、动结合创新科普演讲方式,上机关、进学校、去公园,让群众在歌声中接受健康知识,现场示范肌肉康复操,与群众互动,常常是围着一大圈人,气氛热烈。
同时,他每天抽空录制利用全媒体推送短视频、科普文章,总浏览量超1200万人次,项目负责人许学猛成为“科普王”。正因为成绩突出,许学猛教授也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普影响力人物奖、中国好医生等殊荣11项。
科普的队伍越大,为老百姓普及的科学知识面就越广。据介绍,目前许学猛教授团队已经创建了4个肌骨健康非遗工作站和4个非遗传承实践基地,致力于高水平科普与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国内肌骨健康科普已汇集了全国21个民族157医院500多名权威专家进行肌骨健康科普推广交流,并把科普研究成果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近100场,打造高水平科普,项目“肌肉训练、锻炼功法”研究方案在9省、19家医院21万多人次应用,推广单位业务量平均增幅达50%,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据悉,目前在中医界形成了“肌骨非遗”学术流派,已超百年历史完成了五代传承,共160人。2019年许学猛成功将“肌骨同治疗法”申报为广州市“非遗”项目名录,其本人2020年被确定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入选广东省第八批“非遗”。
通讯员 粤卫信 李朝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