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怎么办?中医调理全攻略
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下,日常饮食、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促使许多脾胃病的发生,而这也都是脾胃阴阳升降发生失调,促使气血不和,从而导致患者脾胃受伤。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一旦出现脾胃虚弱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患者提高对脾胃虚弱的重视程度。对此,以下则带大家了解脾胃虚弱的主要症状,以及有效的中医调理措施。
1.脾胃虚弱的症状
①脾胃气虚。患者通常表现出面色萎黄、胃胀、头晕、食少等症状。
②脾阳虚。胃腹部位存在冷痛,特别是在进食生冷、油腻类食物时极易产生腹痛、腹泻症状。
③胃阴虚。患者表现出极易产生饥饿感、口干、虚火上炎等症状。
2.药物调理
目前,在中医药物调理中,一般采取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能够帮助患者有效调理身体脾胃虚弱问题;而应用较多的中药治疗药物则是白术、红枣等,均具备较强的健脾作用。当患者在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下,还伴有肝郁气滞,则需额外补充具备疏肝、消积治疗作用的中药,以此改善患者肝郁气滞现象。
同时,可以采取中药熏洗的方式,这主要是人体足底与身体脏腑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而在规范应用熏蒸、泡浴的情况下,能够在足部穴位的帮助下,将药效直接刺激在身体脏腑当中,以此促进身体组织内部毒素、废物的快速排除,从而有效调理患者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功能的快速恢复,使其能够逐步恢复至健康状态。
3.非药物调理
第一,物理疗法。主要针对特定穴位展开刺激,以此起到对患者身体的调理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患者而言,主要刺激穴位包含足三里穴、天枢穴位等。在穴位刺激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力度的控制,切勿用力过度,以免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并且,还要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做好对穴位按摩频率的控制。一旦在穴位按摩中表现出任何不良现象,应当及时停止后续按摩,并咨询医师展开针对性处理。
第二,艾灸与穴位贴敷。在中医调理中,艾灸具备消瘀散结、温阳补气等重要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微循环。对于穴位贴敷而言,需要联合贴敷药物,直接应用在体表穴位,使得药物能够直接渗透至目标区域,并在人体经络中实现贯通运行,以此联络脏腑,将自身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目前,在脾胃虚弱患者治疗中,应用较多的穴位主要包含天枢、中脘、胃俞等。
第三,注意身体保暖。在中医学中,许多疾病的发生均与患者生活中出现受凉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对此,脾胃虚弱患者需要时刻注意身体保暖,特别是冬季气温降低时,需要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进食生冷蔬菜、水果,尤其是女性还要适当增加姜茶的饮用次数,以此帮助身体驱寒保暖。
第四,保持良好的情绪。这主要是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情绪时,能够帮助人体维持平衡的阴阳关系,保证身体气血的流畅,从而加快食物消化、吸收;而在脾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脾胃虚弱症状也将取得缓解效果。
第五,调整日常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脾胃虚弱也与患者日常饮食不科学、不规范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对此,在生活中要做到按时、定量的饮食,并且还要做好对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切勿出现偏食、挑食现象。同时,在生活中除了要摄入充足的主食,还要增加对新鲜蔬菜、水果的进食量,以此为身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从而促进身体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保证食物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整并非一日之功,唯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六,适当运动。通过积极参与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效排除身体废物、毒素,还可以间接增强消化功能,以此改善脾胃虚弱症状。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中,应结合身体状况、喜好等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在老年群体中,为充分保证运动期间的安全性,需要选取强度偏低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打太极;而在年轻群体中,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则可以进行瑜伽、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