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不可怕 找出原因是关键
许多人对牙龈出血感到恐惧,并非无端之惧。因为口腔健康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任何牙齿问题都不应被忽视。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紧密附着在牙齿上。当人们患上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时,牙龈出血便成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长期牙龈出血不仅影响美观和口腔卫生,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风险。下面我们深入聊聊牙龈出血的原因。
1.牙龈出血的原因
(1)牙结石累积
牙结石在牙齿表面和牙龈间积累,不及时清除会导致牙龈发炎、红肿,进而出血。长期未处理的牙结石会深入牙龈下方,加重炎症,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牙周病。
(2)牙龈炎
即使是日常的口腔卫生维护得当,也可能因牙菌斑和牙结石的累积发展为牙龈炎。若忽视了定期的口腔清洁和专业洗牙,牙龈炎会逐步演变为牙周病,伴随牙龈组织的退化和牙齿松动。
(3)食物嵌塞
进食后未能有效清洁口腔,食物残渣长时间滞留于牙缝中,或是咬合面受到不当压力,均能刺激牙龈,引发慢性炎症和出血。
(4)牙龈外伤
诸如食用硬质食物不慎损伤牙龈、使用不当的牙签或刷牙力度过大等情况,均可导致牙龈受损并引发出血。
(5)牙齿缺失
当牙齿缺失后,正常的咀嚼和咬合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牙齿间的摩擦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周围的牙龈,引起出血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咨询牙医,考虑通过种植牙、固定桥或其他修复手段恢复缺失的牙齿。
(6)牙齿修复问题
如果假牙或补牙安装不当,或者个人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均可能导致牙龈在进行常规清洁或咀嚼时出血。选择信誉良好、技术精湛的牙医进行治疗,并遵循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这类问题的关键。
(7)吸烟习惯
吸烟不仅损害口腔健康,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在刷牙或咀嚼硬物时牙龈出血,应予以高度重视。
(8)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癫痫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影响口腔内的血液凝固过程,导致牙龈在刷牙或进行其他口腔活动时出血。
(9)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过量摄入高糖食品和酸性食物,不仅会加速牙齿腐蚀,形成蛀牙,还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在刷牙或进食时出血。
(10)全身性疾病
某些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恶性贫血等,以及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都可能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牙龈出血。除此之外,部分疾病也会引起牙龈出血,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龈出血,应及时就医,找出病症根本原因,早发现,早治疗。
2.如何止住牙龈出血?
面对牙龈出血,尤其是由全身疾病导致的出血不止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1)局部压迫止血
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或无菌纱布直接压迫出血的牙龈区域,帮助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可自行停止,持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定,通常1—3天后取出即可。
(2)碘酚烧灼止血法
首先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9%氯化钠液清洁口腔,确保口腔干净。然后将局部湿润后,用纱球轻压出血的牙龈区域30分钟,碘酚有助于促进止血。
(3)药物治疗
如果是由牙龈炎和牙周炎引起的出血,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菌消炎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复诊,切勿自行停药。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确保疗效。
(4)改善口腔卫生
加强日常口腔卫生,包括勤于刷牙漱口,定期清除牙石,纠正不良的假牙嵌补物或重新调整不适合的假牙位置,确保牙齿之间没有刺激物,修复或调整松动的牙齿,优化牙齿的咬合关系,减少对牙龈的压力。
(5)寻求进一步诊断
如果上述方法未能缓解症状,且出血情况加剧,应立即进行血液学检查,并寻求内科医生的帮助,以排除可能的全身性疾病,确保得到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在处理牙龈出血时,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指导是关键。同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牙龈出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