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篇讲明白子宫肌瘤如何治疗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在女性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患病率也会逐步上升,主要患病群体为30-50岁妇女。目前,针对子宫肌瘤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需求和疾病发展状态来制定。本文就子宫肌瘤药物、手术治疗方案进行以下科普。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来自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增生。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仅有约1/3的子宫肌瘤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导致想要在早期及时发现子宫肌瘤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在对存在明显临床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改变、临近脏器受到压迫、反复异常妊娠、腹部包块等,患者的子宫肌瘤表现与病灶位置、病情发展情况和肌瘤变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子宫肌瘤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考虑到大量子宫肌瘤患者存在无明显症状,建议30-50岁妇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定期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疾病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患者应当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保证一切用药行为均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严禁出现自行盲目用药的情况,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明显异常,必须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诊治,以免因为错误用药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子宫肌瘤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情况,但不能让子宫肌瘤彻底消失,如果未能按照治疗方案正确用药,疾病症状可能会继续发展,并且长期用药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月经紊乱、骨质疏松,需要按照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对应药物治疗方案。目前,药物治疗方案中主要使用以下类型的药物。
(1)米非司酮。药物的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可以使肌瘤体积缩小,但一旦停药,肌瘤往往会再次增大。(2)达那唑。药物适用于难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在停药后患者疾病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但长期用药容易影响患者的肝功能。(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适用于手术前预处理,通常情况下不建议子宫肌瘤患者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其中曲普瑞林、亮丙瑞林较为常见,如果长期使用,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更年期症状。(4)雄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剂量,摄入过多容易引起男性化,主要包括甲睾酮和丙酸睾素两种,其在抑制肌瘤生长方面的作用较为稳定。
三、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方案
如果子宫肌瘤出现月经过多致继发性贫血、肌瘤体积过大、有疼痛或压迫症状、影响妊娠、可疑肌瘤恶变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传统开腹手术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并且一般需要调整两年才能进行备孕。在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患者家属做好沟通,科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近期有怀孕计划,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微创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如下。
(1)经腹手术。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类型,前者技术成熟、大量医师经验丰富,并且有充足的操作空间,缺点在于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后者采用专业手术器械进行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方式,手术步骤与开腹手术基本一致,能够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2)宫腔镜手术。通过使用宫腔镜进行微创手术,主治医师能够通过宫腔镜观察到患者的宫腔变化,保证相关诊断的准确性,并且检查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可以使用不同设备分别完成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3)经阴道手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完成手术治疗,其优势较为突出,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无需大量先进医疗设备支持、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由于操作空间的局限性,手术难度较大,需要主治医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水平。(4)微波消融手术。该手术方式属于微无创治疗,主要借助超声引导使用特质消融针刺入病变位置,借此产生高温并破坏病灶,最终完成治疗,如果患者有备孕计划、生育要求建议选择该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