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负担:妊娠期糖尿病的真相
在孕期的每一个阶段,准妈妈们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身体变化和挑战。其中,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影响着母体的健康,更对胎儿的发育构成潜在威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真相,包括其定义、症状、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危害以及管理和预防措施,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甜蜜的负担”。
首先介绍下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但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妊娠前已有糖尿病但未被诊断,怀孕后继续存在或加重,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即通常所说的“妊娠期糖尿病”。后者更为常见,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如果患了妊娠期糖尿病,会有什么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部分孕妇可能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多饮、多食、多尿:这是典型的“三多”症状,与孕期正常反应相似,但更为显著。
2. 疲劳、眼睛干涩、口渴: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孕期出现,需与孕反区分。
3. 经常性膀胱、阴道感染:由于高血糖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与孕反相似,孕妇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主要包括年龄(高龄孕妇(≥35岁)患病风险较高)、肥胖(体重过重或肥胖是重要风险因素)、糖耐量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孕妇患病风险增加)、不良生育史(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风险更高)、妊娠期发现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及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检查前需要禁食至少8小时,所以要上午空腹检查。先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来测空腹血糖。然后准妈妈们需要在5分钟内喝下300毫升含有75克葡萄糖的液体。之后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血测葡萄糖水平。
诊断标准:正常来说,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应该分别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体和胎儿均带来显著危害。对孕妇的危害有:
1.自然流产率高: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达15%~30%
2. 早产风险增加:由于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孕妇体内的羊水剧增,进而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从而引发早产。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上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孕妇,约为正常孕妇的2~4倍。这不仅增加了孕妇的健康风险,还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妊娠子痫。
4. 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免疫力可能受到抑制,因此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和呼吸道的感染。
5. 羊水过多:这可能与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导致胎尿排出增多有关。羊水过多可能进一步引发早产、胎膜早破等问题。
6. 难产和产后出血风险增加:由于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面临难产、产道损伤和手术产的风险。
另外,远期患糖尿病概率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1. 畸形: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胎儿畸形率增高。
2. 巨大儿:出生时体重≥4000g,增加难产风险。
3.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4. 低血糖: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管理与预防呢?
1.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建议少量多餐,定时定量,饮食清淡少盐,多采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控制甜食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2. 运动疗法:适当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3. 药物治疗:若饮食和运动控制不理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
预防措施
4. 孕前检查: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妇女,应在孕前进行血糖检查。
妊娠糖尿病作为一种“甜蜜的负担”,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更对胎儿的发育构成潜在威胁。通过了解其定义、症状、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危害及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并发症。准妈妈们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