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不同剂型用药姿势

不同剂型用药姿势

梁雪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2025年03月19日 35页 2515 海报 复制链接

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同一种药物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常用的经胃肠道给药的有: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

常用的非经胃肠道给药有:注射剂、滴眼剂、气雾剂、滴鼻剂、舌下片、栓剂等。

对于大多数口服药物,若无特殊要求,最常见的服药姿势是“直立”或“端坐”,尤其是大药片、胶囊剂,同时需要足量的水送服药物。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有些药物如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因易贴附在食管壁上,诱发食管炎症、糜烂、溃疡,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须“直立”姿势服用,且用药后仍须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以上,避免躺卧,以减少药物在食管中的停留,降低食管溃疡发生的概率。

眼用制剂给药时的“姿势”有哪些讲究?

将头部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用手指轻轻地向下牵拉下眼睑,然后将滴眼液缓慢地滴入下眼睑与眼球之间的小袋。轻提上眼睑使药液充分弥散,轻轻闭合眼睑3~5分钟,最后以干棉球或面巾纸拭去溢出的药液。使用眼用凝胶或眼膏时,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挤出一定的量,并使之成线状,向结膜囊内放入,用药后闭上眼睛,轻轻按摩眼睑使药物尽可能均匀分散。

另外,眼用制剂给药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1)给药前,如果眼内有分泌物,应使用清洁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2)如双眼均需用药,按先健眼后病眼、先轻眼后重眼的顺序给药。

(3)如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眼用制剂时,间隔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以免发生药液被稀释或冲洗溢出结膜囊。

(4)如联合使用多种滴眼剂,一般先用刺激性弱的滴眼剂,再用刺激性强的滴眼剂。

(5)如使用的是滴眼液+眼膏或眼用凝胶,一般先用滴眼液,后用眼膏或眼用凝胶。

(6)此外,还应注意不要过量、过勤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眼用制剂大量、长期使用,可导致眼内压升高、视神经损害、后囊下白内障形成和伤口愈合延迟等。抗菌药物类眼用制剂大量、长期使用,可导致出现局部的眼睑刺痒、水肿、结膜充血等。

滴耳液宜侧放。给耳朵用药,往往需要请人帮忙。将患者头部侧放,用药的耳朵向上,滴药者将患者耳廓向后下牵拉,使耳道变直,然后滴入滴耳液3~5滴,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使药液到达病变部位。保持侧卧位数分钟。

雾化剂

吸入时,宜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时需要将床头抬高约30度。

咽喉气雾剂宜深呼吸。使用气雾剂前尽量将痰咳出,摇匀气雾剂,然后缓缓呼气,头稍后倾,舌头向下,双唇紧贴药瓶喷嘴,深吸气的同时按压气雾剂,屏住呼吸约十余秒,用鼻子呼气。然后用温水清洗口腔。

注射剂

针剂如果进行肌肉注射,一般会选择臀部较好,而且病人应取俯卧或侧卧位,不仅舒服,肌肉可放松,易于进针,药液也可以很快分散吸收。如果患者在做臀部肌肉注射时采取站位,臀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但药液吸收很慢,而且容易发生弯针、折针事故。

鼻喷雾剂

宜采用前倾位,将药喷入鼻腔。喷药时应避开鼻中隔,对准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是黏膜丰富、吸收较好、刺激性最小的地方。

滴鼻液宜仰卧。在使用滴鼻液之前,应先清除鼻涕,清洁鼻腔,然后采用仰卧垂头位,仰卧时头部向床面垂下,鼻孔向上,使鼻腔低于口咽,避免药液流入咽腔。依照医生所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鼻孔内,并轻轻捏几下鼻子,使药物能够与鼻黏膜充分接触。保持滴药姿势3~5分钟。

喉喷雾剂

喷嘴伸进嘴里时一定要对准喉咙深部,再按压,以保证药物在咽喉部的浓度。用药后半小时内最好不要喝水,保证药物与咽部有充分的接触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肛门栓剂

侧卧位或膝胸位或蹲位均可。直肠栓姿势:左侧卧位并弯曲右膝。注意:用药前行大便。给药后1小时内不要大便,否则影响药效发挥。

依据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的不同,宜采取适宜的姿势用药。一般,对用药姿势有特殊要求的药物,药师会在发放药品时特别交代,请遵药师的用药交代用药。患者也可自行咨询药师或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等渠道了解最佳“用药姿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用药姿势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