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吴传芳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2024年07月24日 7页 2747 海报 复制链接

想象一下,在繁忙的日程中,慢性胃炎就像是一场突然造访的雨,虽然带来不便,但也提醒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照顾好自己。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就如同在琳琅满目的衣橱中挑选衣服,每一件都有它的特色,但只有哪一款最适合自己,才能穿出自信与舒适。

一、中医眼中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医称“胃痞”、“胃痛”等,为常见消化系统问题。中医认为其成因与饮食不节、心情不畅、生活节奏紊乱等相关。这些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痰瘀等病邪积聚,引发胃黏膜炎症。可能原因包括过量摄入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情志不畅导致的肝气郁结,长期劳累或病后体弱造成的脾胃虚弱,以及先天体质或后天保养不当导致的脾胃功能减弱。

脾胃虚弱的人,肚子疼喜欢温暖按压,饿的时候疼得厉害,吃点东西就能缓解,但是一直觉得累,舌头颜色淡,苔是白的,脉象虚弱。肝胃不和的人,胃疼得厉害,甚至影响到两边胁部,情绪一动就疼得更厉害,老是想打嗝,舌头红,苔薄白或者薄黄,脉象是弦的。湿热中阻的人,胃像被火烧一样疼,嘴里又苦又粘,吃东西没胃口,恶心,小便少且颜色红,舌头红,苔黄腻,脉象滑数。瘀血停滞的人,胃疼得厉害,不喜欢按压,疼的地方固定,有的人还吐血或者拉黑便,舌头颜色暗,可能有瘀斑,脉象涩。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情绪波动,适当休息,并配合中药调理,必要时辅以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以达到恢复脾胃功能,消除炎症,防止复发的目的。

二、西医眼中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就像是胃黏膜的一场持久炎症,西医认为它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头号“嫌疑犯”就是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但还有其他原因哦,比如自身免疫、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简称NSAIDs)、遗传因素、吸烟、喝酒以及压力等。

慢性胃炎呢,它会带来一些病理变化,比如胃黏膜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和腺体破坏,有时候还会伴随着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还会减少胃酸分泌,这可是会影响到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的哦。

三、中西合璧:双剑合璧,疗效更佳

咱们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胃炎,那真是东西方医学的完美结合,优势互补啊!这种整合疗法就像全能选手,全方位对付疾病,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神奇之处,并通过一个成功案例让大家见识一下它的厉害。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这事儿,跟脾胃虚弱、体内湿热太重、肝气郁结脾虚都有关系。治的时候,就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抓药,通过中药来调整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让气血跑得顺溜,增强身体抵抗力。当然了,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得跟着调整。

西医呢,就从生物和病理生理角度来琢磨这事儿,他们最关心的是怎么消除直接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然后就是调节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对付症状和并发症。两边治疗的重点虽然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身体健康。

西医像捉拿幽门螺杆菌的能手,中医则像调养脾胃的专家。西医擅长用抑酸药,快速消除胃痛、胃酸过多等问题,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中医则擅长用针灸、推拿等方式,提升消化系统的功能,让患者身体更健康。急性期的时候,西医就像特警一样迅速制服炎症,中医则在病情缓解后登场,继续调养身体,防止病情慢性化和并发症的出现。中西医结合,让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案例分享

患者背景:张先生,56岁,慢性胃炎病史5年,反复发作,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嗳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西医治疗:初次就诊时,经胃镜检查确认幽门螺杆菌阳性,采用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进行根除治疗,疗程两周。

中医治疗:结合张先生的体质,中医师开具了健脾和胃、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包括黄连、黄芩、党参、白术等药材。同时建议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以促进消化系统的气血循环。

生活方式指导:建议张先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持乐观心态,适量运动。

治疗结果:经过两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张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后续持续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慢性胃炎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此案例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通过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方式,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需要个性化定制,且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慢性胃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