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卧床久、血糖高:皮肤管理,不容忽视

卧床久、血糖高:皮肤管理,不容忽视

杜娇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三科
2025年06月11日 15页 2467 海报 复制链接

当家里的老人因为伤病长期卧床,或者身边有人饱受高血糖困扰时,很多人会将关注点放在病情本身和基础生活护理上,却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健康细节 —— 皮肤管理。事实上,长期卧床和高血糖,就像两把 “隐形的手术刀”,会悄然破坏皮肤的健康防线,引发一系列令人棘手的问题。 它不仅是维护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更是预防潜在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皮肤管理。

长期卧床的人,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承受压力,尤其是臀部、背部、脚踝等骨突部位。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通过不断变换姿势,让皮肤轮流 “休息”,保障血液循环畅通。但卧床患者无法自主频繁翻身,受压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就会持续缺血缺氧。就像一块海绵长时间被重物压住,里面的水分和空气难以流通,很快就会变质。这种缺血缺氧状态持续数小时,皮肤就会出现发红、疼痛等初期损伤,若不及时干预,皮肤会逐渐破损、溃烂,形成压疮。而压疮一旦形成,治疗过程漫长痛苦,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糖对皮肤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会像 “蜜糖陷阱”,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温床。一方面,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皮肤的感觉变得迟钝,患者对温度、痛觉的感知能力下降,哪怕被热水烫到、被尖锐物划伤,也难以察觉,从而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另一方面,高血糖还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功能,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一旦皮肤出现微小破损,细菌就会长驱直入,伤口很难愈合,容易引发感染,出现疖、痈等皮肤炎症,甚至发展成经久不愈的糖尿病足溃疡。

无论是压疮还是高血糖引发的皮肤问题,都需要从日常生活护理入手进行预防。对于长期卧床者,定期翻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一般每 2 小时要帮患者翻身一次,可借助翻身枕、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少皮肤与床面的摩擦力和压力。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也很重要,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擦洗完后可以涂抹一些皮肤保护剂,形成保护膜。还要注意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平整,避免有碎屑、褶皱刺激皮肤。

高血糖患者的皮肤护理,则要围绕控制血糖展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将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根本上降低皮肤问题的发生风险。在日常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养,每天用温水泡脚,但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泡脚后仔细擦干脚趾缝,防止潮湿滋生细菌。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紧或过硬的鞋子磨伤脚部皮肤。此外,高血糖患者洗澡不宜过于频繁,水温也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一旦发现皮肤出现异常,比如压疮初期的皮肤发红,或者高血糖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迹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对于压疮,轻度的可以使用减压敷料、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严重的可能需要清创、手术治疗。高血糖引发的皮肤感染,除了局部处理伤口外,还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或护理人员也应对高血糖患者的皮肤状况给予足够的关注。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身体某一部位的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保持患者床单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更换,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在饮食方面,除了控制血糖外,还应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以促进皮肤健康和伤口愈合。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高血糖患者的皮肤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长期卧床和高血糖带来的皮肤问题,就像潜伏在健康道路上的 “暗雷”,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提高重视,掌握科学的皮肤护理方法,做好预防和及时干预,就能为皮肤筑起坚固的防线,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尊严。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高血糖长期卧床皮肤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