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正确“坐月子” ,健康一辈子

正确“坐月子” ,健康一辈子

唐翡 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女性健康管理中心
2025年03月19日 39页 899 海报 复制链接




 

生完宝宝后,很多妈妈都会听到关于“坐月子”的各种建议。长辈们说不能吹风、不能洗头,网上又有五花八门的“月子攻略”,让人摸不着头脑。究竟如何科学地度过月子期?该注意些什么,哪些又是流传已久却不科学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科学地坐月子,助力妈妈们健康一辈子!

1.坐月子需要注意些什么?

1.1饮食方面

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类、蛋类和豆制品,是促进伤口愈合、提供能量的基础。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饮食需保持多样化,避免单一或过度补充营养,尤其是油腻食物。少量多餐更适合产妇的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稳定血糖,防止因能量不足而感到疲劳。

1.2休息活动

产妇应保证充足睡眠,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轻微活动。从简单的下床走动开始,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便秘并改善情绪。但需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防止对身体造成负担。一方面要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温和的活动让机能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1.3卫生护理

产后免疫力较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感染。适当洗澡洗头不会影响健康,只需注意水温和环境保暖,并及时擦干身体。伤口护理需特别重视,无论是会阴缝合还是剖宫产切口,都应保持清洁干燥,遵医嘱消毒护理,恶露期间需勤换内衣和卫生用品。同时,室内环境应通风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保持适宜温度,既有利于产妇恢复,也能减少病菌滋生。

2.常见坐月子误区及其纠正方法

2.1误区一:不能洗头洗澡

不少人认为,许多月子期间洗头洗澡会导致“受风”或“留下病根”,因此完全避免清洁。这种观念并不科学。分娩后产妇容易出汗,恶露也可能导致不适,长期不洗澡反而增加感染风险,并让产妇感到不舒服。实际上,洗头洗澡是可以的,只需注意方法:使用温水,缩短洗浴时间,洗后立即擦干头发和身体,并保暖,避免直接吹冷风。正确保持清洁不仅有助于健康恢复,还能让产妇感到更加舒适。

2.2误区二:一直卧床休息

很多人以为产后身体虚弱,应整日卧床静养。实际上,长时间不动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增加血栓风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也需要适度活动来促进。如果产妇完全不动,反而会延缓恢复。科学的做法是在最初几天多休息,然后逐步增加轻微活动,比如房间内散步或简单的伸展动作,防止久躺导致的不适,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

2.3误区三:大补特补

过度进补是另一个常见误区。一些长辈建议“多补补身子”,于是产妇餐餐大鱼大肉,结果反而导致身体不适。事实上,产后饮食应以均衡营养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不是一味追求“补得多”。过度进补可能引起乳腺堵塞、消化不良,甚至体重快速增加,带来健康隐患。正确的做法是合理搭配膳食,保证食材多样化,控制摄入量。

3.如何让坐月子更轻松?

在分娩前,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月子计划,比如准备好所需用品,了解护理知识,提前安排好产后营养餐的菜单。这种事先准备能减少手忙脚乱,帮助新妈妈更专注于身体恢复。产后妈妈通常会感到疲惫虚弱,家人的支持非常关键。配偶可以分担家务,比如照顾宝宝、做饭、整理房间,让妈妈更安心休息。亲友的帮助也很重要,但要明确分工,避免意见不一致带来的矛盾。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坐月子,妈妈的角色和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看轻松的书籍或节目、写日记等方式调整心态。明白情绪起伏是暂时的,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平和面对会让月子期更加轻松愉快。

4.结束语

坐月子并不复杂,也无须拘泥于老旧的禁忌。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面对,才能让新妈妈们更轻松地度过这段特别的时光,为健康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坐月子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

家庭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