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治疗让你 “挺” 直腰杆
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感到腰部隐隐作痛,严重时甚至连抬腿、弯腰都困难重重?如果是这样,那你可得小心了,这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作祟。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常见却又让人头疼的问题,看看康复治疗如何助你重新 “挺” 直腰杆,恢复往日活力。
一、认识腰椎间盘突出
咱们的腰椎间盘就像是一个个充满弹性的小垫子,位于腰椎椎体之间。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是像果冻一样柔软且富有弹性的髓核,外部则是由坚韧的纤维环包裹着
当各种原因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组织时,就引发了腰椎间盘突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坚韧的 “小垫子” 出了问题呢?年龄增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随着岁月流逝,椎间盘会逐渐退变,弹性下降。长期不良的姿势,比如久坐、弯腰驼背,就像给椎间盘施加了额外的重担,加速了它的损伤。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弯腰搬重物,或者腰部曾经受过外伤,也都大大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对于那些长期坐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以及经常弯腰劳作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更是要格外注意。
二、康复治疗方法全解析
1.保守治疗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急性期,卧床休息至关重要。就像给疲惫的身体按下了暂停键,让受损的椎间盘有机会自我修复。此时,应选择硬板床,在上面铺上一层薄床垫,保证足够的支撑度,又有一定的弹性,让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卧床姿势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仰卧、侧卧、俯卧都可以。
牵引就像是给腰椎做 “拉伸运动”,通过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部压力,为髓核的回纳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最常用的是机械牵引,需要在医院的牵引治疗床上,由专业的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操作。
物理治疗的手段丰富多样,像中频电疗、超声药物导入、红外线疼痛治疗、蜡疗等,都是常见的方法。这些物理能量作用于身体,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缓解疼痛症状。
2.手术治疗
尽管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比如,病史超过半年,经过严格保守治疗至少 6 周无效;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导致肌肉瘫痪或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中年患者,病史较长,严重影响工作或生活等情况。手术方式有多种,如经后部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以及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微创外科技术,像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这些微创手术损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不过,手术毕竟存在一定风险,术前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手术的利弊。
3.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的康复训练:当急性期过去,疼痛有所缓解,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了。这时的训练主要以舒缓肌肉紧张、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为目的。比如仰卧位时,双腿屈膝,双足平放在床上,臀部慢慢抬起,使腹部与大腿呈一条直线,坚持几秒钟后再放下,重复进行,这就是简单有效的 “拱桥式” 锻炼。还有俯卧位时,双手向后伸直,双腿伸直,同时将头部、胸部和下肢尽量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这就是 “飞燕式” 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从少量多次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恢复期的强化训练:进入恢复期后,除了继续巩固之前的训练成果,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比如进行弓步行走,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 90°,左腿在后绷直,然后换左腿向前,交替进行,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每天 2 次。也可以试试蹬足练习,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维持约 5 秒,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练习 20 - 30 次。这些训练能够进一步增强腰腿部肌力,维持腰椎的平衡稳定,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重新挺直腰杆,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腰椎间盘突出困扰,不妨将这些知识分享给他们,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