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步骤
一.阑尾炎手术简介
急性阑尾炎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急腹症,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低热等。腹痛通常始于脐部,然后向右下腹转移,有些患者可能还会有轻度的便秘或腹泻。急性阑尾炎需要紧急手术处理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如阑尾穿孔和腹膜炎。虽然阑尾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和常规的手术,但术后恢复期仍可能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手术切口以及组织修复的需要,疼痛可能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在肠胃功能方面,手术可能导致暂时性的肠蠕动减缓或停止,引起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
阑尾炎手术主要有两种术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于、老年人群、儿童、未妊娠女性和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更具优势,优点在于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开腹阑尾切除术适用于怀疑阑尾恶性肿瘤、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优点为价格相对较低,但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影响美观。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不同术式。
二.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
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血:大部分原因是医生在结扎阑尾的系膜时结扎的线松脱,引起系膜的出血,会表现为腹胀、腹痛或者是失血性休克,一旦出现的话,应该紧急再次手术止血。此外术后的剧烈活动引起伤口裂开也会出血;
2.切口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这类并发症相对来说比较少见,但如果术后护理不到位,也还是有出现的可能;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预防;
4.阑尾残端炎:在结扎阑尾的时候,阑尾的残端保留过长,或有一些粪石残留,会形成残端的炎症,症状与阑尾炎相似,表现为右下腹的疼痛,如果症状较重的话,应该再次做手术;
5.粪漏:粪漏很少见。
三.阑尾炎术后护理
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再就诊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出血、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缓慢、切口愈合不良等问题,因此良好的术后护理尤为关键。
1.术后体位护理: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2.切口护理:当手术麻醉药的药效消失之后,可能会感觉到切口疼痛。疼痛可能会减慢伤口的愈合,如果感觉疼痛实在难以忍受,要及时向医生报告,请医生检查手术切口,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适量的镇痛剂;若患者为易出汗的体质或是由于天气炎热易出汗,出汗后可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同时注意避开手术切口;洗澡时要注意保护伤口,不要浸水过长,最好用流动水冲洗;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切口换药应严格依据医嘱。
3.饮食:手术后,患者应在6小时内保持禁食状态。当肛门出现正常的排气现象时,方可食用一定量的流食,如蔬菜汤、米汤等。若术后恢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腹部胀气的现象,则可以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蒸蛋等。避免产气食物,如甜食,牛奶之类的。严禁食用刺激、生冷以及油腻的食物,如冰激凌、红烧肉、炸鸡等,且不得吸烟或喝酒。出院后,应保持高蛋白的饮食结构,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促进肠胃蠕动。
4.运动康复:一般情况下,阑尾炎术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地活动了,多走动有利于肠的蠕动,防止肠黏膜粘连。 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接受腹腔镜手术后,需要休息 3-5 天;如果是剖腹手术,则需要休息 10-14 天,这期间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伤口一般1周左右就可以愈合,1个月以后就可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了。当感到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活动,从短途步行开始,可以起到预防肠粘连的效果,但感到劳累时要及时休息。
术后康复期间要按时复查:按照医师指导规律复诊,主要复查腹部触诊、血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项目,确保疾病恢复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