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消化道出血:中医识别症状与综合治疗

消化道出血:中医识别症状与综合治疗

刁玲玲 会理市中医医院
2024年09月25日 19页 2870 海报 复制链接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出血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如在短时间内消化道大量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长期的慢性消化道出血也可引发贫血等严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从中医角度对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识别和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中医对于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识别

消化道出血在中医中通常被归属于“便血”“呕血”范畴,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等为理论基础,认为消化道出血主要与脾胃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相关。

(1)患者因为脾胃虚弱导致脾脏统摄气血能力不足,血液则会溢出脉外,引发出血症状。脾胃虚弱会引发运化失常、气血生成不足,胃肠道缺失气血滋养,无法正常地工作,所以引发出血症状。此类型的患者多伴随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2)因为外邪入侵胃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局部发生血瘀阻滞,进而引发出血症状。此类型的患者多伴随口臭、恶心、呕吐、腹胀、大便黏腻等症状。

(3)患者因为情志(如大怒、长期忧伤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最终导致出血发生。此类型的患者在发生剧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后发病,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口干口苦等症状。

(4)瘀血内阻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外伤、久病体弱、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淤血内阻,进而引发出血症状。患者多伴随腹部疼痛、按压疼痛加重等症状,且出血多呈现为暗紫色。

2.对于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

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引发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患者的具体表现、疾病发展阶段以及患者体质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随着患者病症的变化进行调整。

(1)急则治其标,对于处于出血急性期的患者以止血为主要治疗目标。中医通常选取针灸足三里、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止血治疗,针灸止血治疗尤其适用于因为情志问题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因为处于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处于出血急性期的患者,治疗时多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止血治疗,如采取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治疗等,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避免疾病发展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在出血症状缓解后,应对引发出血症状的病因进行治疗,通过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以促进身体康复和避免消化道出血的复发。此阶段多选取中药治疗手段,如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时应以益气健脾、养血止血为原则,多选取归脾汤加减、生脉饮加减等进行治疗。对于因为情志因素等导致肝火犯胃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时应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主,多选取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

(3)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通常日常饮食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善人体体质,利用食物的特性和辨证施食原则可以调整人体疾病状态。在消化道出血的急性期,患者通常需禁食水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防止加重出血症状。在恢复期初期,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并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随着患者的康复,可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改善体质,或进食具有养胃健脾、补气益血功效的食物,如南瓜粥、猴头菇瘦肉粥等。

小结

综上所述,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但人们应主动学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治疗容易引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疾病,在发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诊治,避免疾病发展引发严重后果。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