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从僵硬到灵动:针灸与面瘫的治愈之旅

从僵硬到灵动:针灸与面瘫的治愈之旅

张茹 衡南县中医医院
2024年07月24日 30页 3708 海报 复制链接

面瘫(又称贝尔麻痹、面部神经麻痹),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鼓气或吹口哨漏气,颊肌瘫痪,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面瘫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针灸治疗面瘫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患者恢复面部表情。针灸在面瘫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既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提高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又可以激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面瘫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年龄不定,急性起病,1—7日内达高峰。发病前可有感冒、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可有耳后疼痛和乳突部压痛。根据病情的发展,面瘫可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发病后的1周内,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水肿、神经受压;静止期是指发病后1周至3周左右,面神仍然水肿,这个阶段是治疗最佳时间;恢复期则在病后3周至13月内,面神经水肿基本消除,但兴奋性仍未完全恢复;后遗症期则为发病后3个月至6个月以上,症状有所改善但可能遗留一些症状。

急性期以祛风通络,疏通经筋为主,取穴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少阳经为主,面部针刺手法不宜过重,进针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以泻法为主,并可配合梅花针轻度扣刺;静止期以祛风驱邪,通经活络为主,以头面部阳明经及少阳经为主,予以平补平泻,可采用电针刺激,选取疏密波(从静止期开始均可使用电针);恢复期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仍以头面部阳明经及少阳经为主,足三里采用补法,其余穴位平补平泻;后遗症期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足三里、三阴交采用补法,其余穴位平补平泻,此时,针法还可跟灸法、罐法相结合,予以隔姜灸、刺络拔罐及穴位注射。

针灸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选择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和医生,针灸治疗面瘫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避免感染,针灸治疗时,应注意消毒和卫生,避免感染;遵循医嘱,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不得随意更改或停用药物;注意休息和保暖,面瘫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受凉和劳累;配合康复训练,面瘫的康复不仅依靠针灸治疗,还需要配合康复训练,如面部肌肉锻炼、表情训练等。

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此时可以配合情志疏导,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指导患者聆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摄情志,增强信心。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面瘫贝尔麻痹面部神经麻痹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