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诊急救知识科普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诊急救知识科普

李友松 盐亭县人民医院
2024年05月15日 13页 4841 海报 复制链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紧急情况,掌握急诊急救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能,成为身边的生命守护者吧!

心肺复苏(CPR)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诊急救知识科普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以下是关于CPR的情况和操作步骤:

何时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当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即心脏骤停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突发性心律失常、溺水、窒息等。

呼吸骤停: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即呼吸骤停,也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呼吸骤停可能是由窒息、窒息、药物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检查环境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或情况存在。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调度员情况并请求救援。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观察是否有意识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检查他的呼吸情况,可以倾听他的口鼻是否有呼吸声,或者感觉他的呼吸。

开始CPR: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反应,需要立即开始CPR。首先,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清除口腔内的任何异物。

进行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掌心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心,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直接向下按压胸骨,使胸廓下陷至少5厘米。按压速度应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首先,抬起患者的下颌,捏住鼻子并用嘴对嘴或嘴对面罩进行呼吸。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观察胸廓是否抬升。

继续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复苏。

意外伤害急救

何时进行意外伤害急救

骨折:当患者遭受骨折时,需要进行急救以防止骨折部位移位并减轻疼痛。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腓骨骨折等。

烧伤:烧伤可能由火灾、热液体、化学品或其他原因引起。及时冷却烧伤部位、防止感染是关键的急救措施。

触电:触电可能导致电击伤害,甚至是电击休克。迅速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进行意外伤害急救

骨折急救:确保患者安全,避免进一步损伤。利用固定物品(如绷带、板条等)固定骨折部位,保持患者的自然体位,避免移动。如有条件,可用冰袋或冷敷物品冷敷骨折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烧伤急救:迅速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湿润的清洁毛巾覆盖烧伤部位。尽快取下烧伤部位的衣物和首饰,避免固定。避免涂抹任何药物或乳液在烧伤部位上,以免造成感染。

触电急救: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材料隔离患者与电源之间的接触。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请求救援。不直接触碰触电者,使用绝缘工具(如木棍、塑料椅子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止血急救

止血急救是在出血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的关键,以减少失血量、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以下是关于止血急救的情况和操作步骤:

何时进行止血急救

创伤性出血:创伤引起的出血可能是由刀伤、割伤、撕裂伤等引起的,需立即进行止血。这种出血常常是大量出血,需要及时止血以避免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手术或创伤后:在手术或意外创伤后,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伤口愈合。

如何进行止血急救

直接压迫法: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覆盖伤口,并用手掌或手指施加直接压迫。压迫部位应位于伤口的上方,远离心脏。保持持续压迫至少1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提升伤肢法:对于四肢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减少出血量。这有助于减轻血液向伤口的流动。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将止血带缠绕在受伤肢体上,远离伤口,然后用绷带或其他材料固定。在止血带上标记上次止血的时间,并在每30分钟放松一次,以便维持局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在进行止血急救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受伤。不要将压迫或止血带直接放在关节上,以免影响关节的功能和血液循环。

急诊急救知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技能,更是责任和爱的体现。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让"救"始终在身边!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