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脑梗死这么重要的方法 我不允许你不知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其中,急性脑梗死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呢?接下来,将为大家科普有关这方面的小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1. 什么是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急性脑梗塞或急性脑缺血,是因脑血管突然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病症。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同时,异常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也可能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进而引发急性脑梗死。
2. 急性脑梗死的危害
(1)生命危险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将面临严重威胁。据统计,急性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的死亡率约为5%,3个月内的死亡率约为10%-15%,且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急性脑梗死,其中约580万人因此丧命。
(2)残疾
急性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残疾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难以自理,甚至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
(3)情绪障碍
在治疗期间,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加重其病情。
(4)高昂的医疗费用
这种疾病的治疗费用非常高昂,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因急性脑梗死造成的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元。
3.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1)静脉溶栓
是指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流通畅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患者,且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等,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血流通畅的特点。
(2)介入取栓
用导管将特殊的取栓设备送入血管内,直接取出血栓的一种治疗方法,优点是可以更彻底地清除血栓,减少残留物对血管的损伤,同时也可以避免静脉溶栓可能带来的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发病时间较长、静脉溶栓效果不佳的患者,介入取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尤其是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使用此方法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效果较慢,但是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4)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在血管成形术的基础上,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植入金属支架,维持血管通畅,支架植入术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支架植入术的优点是疗效持久,复发率低。
(5)血管成形术
在血管内插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
(6)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4. 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
①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坚果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②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建议选择八段锦和太极拳等活动方式,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③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急性脑梗死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预防急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2)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而已经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危害和治疗方法,提高防治意识。另外,应当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