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认识中风与心梗:急诊科护理中的紧急识别与初步处理

认识中风与心梗:急诊科护理中的紧急识别与初步处理

梁春英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
2024年10月09日 22页 4493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医学领域,中风和心梗是两种极为严重的急性疾病,它们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使得对这两种疾病的及时识别与有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对这类急症患者的初步识别与紧急处理的重任。本文将从中风与心梗的基本概念、急诊科护理中的紧急识别方法以及初步处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风与心梗的基本概念

中风,医学上又称为脑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和脑栓塞两种类型,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中风的发生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且长期吸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中风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口角歪斜、说话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心肌组织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心梗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少数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肚子痛、腰痛、脖子、下巴甚至脚趾头疼痛。心梗的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急诊科护理中的紧急识别

在急诊科,对中风与心梗患者的紧急识别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症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1. 症状识别

对于中风患者,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突然的头痛、眩晕、口角歪斜、说话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了中风。

对于心梗患者,医护人员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这些症状是否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此外,少数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如肚子痛、腰痛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 体征检查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征检查。对于中风患者,应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对于心梗患者,应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心脏杂音等异常体征。

3. 辅助检查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急诊科通常会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对于中风患者,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它们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病变情况;对于心梗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

三、初步处理措施

在急诊科,对中风与心梗患者的初步处理旨在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1. 体位变换

对于中风患者,由于常合并偏瘫症状,存在手脚无力、活动障碍,此时应帮助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平卧位,以避免发生压疮。同时,应确保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2. 呼吸支持

若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应给予气道支持及辅助呼吸。对于呼吸微弱或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心跳。

3. 保持气道通畅

若患者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时,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高下颌、托举下颌等方式,让分泌物流出,以避免误吸。对于呕吐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4. 药物治疗

在初步处理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中风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心梗患者,则可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此外,若患者血压升高明显,可应用硝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

5. 心理安抚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患者往往处于极度恐惧和焦虑的状态。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正在接受有效治疗,并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6. 转运与交接

在患者病情初步稳定后,应及时将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与接收科室做好详细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

四、结语

中风与心梗作为两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其及时识别与有效处理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在救治这类患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对中风与心梗的认识和培训,提高急诊科护理中的紧急识别与初步处理能力,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中风心梗紧急处理急诊科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