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高血压如何护理?这些要点要知晓!

高血压如何护理?这些要点要知晓!

杨丽云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09月18日 35页 3604 海报 复制链接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正困扰着全球数以亿计的患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尽管目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日益深入,但不少患者对高血压依存在着困惑和疑问。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的综合征。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显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占高血压病例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的病因及症状

高血压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高血压家族史,研究证明,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发病息息相关,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和吸烟、肥胖等,会促进和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不良生活习惯占60%。高血压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和胸闷等。然而,许多人是无症状的高血压。因此,定期检测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的危害

1.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肥厚,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同时,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肾脏损害: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以及肾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渗出和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其他器官损害:高血压还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性功能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高血压的护理要点

1.定期监测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建议患者自备血压计,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同一部位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以便医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服药: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主要手段。患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师,由医师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加减量。同时,要定期向医生汇报血压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控制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降压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合理饮食搭配:健康科学的饮食,也是治疗高血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患者应遵循低盐(每日摄入钠盐<6g)、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适量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4.控制体重增长: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5.戒烟限酒生活: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当积极戒烟限酒,以降低血压水平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要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其他有害物质。

6.适量运动锻炼: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单车、游泳等,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7.规律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血压的调节。日常保持大便通畅。

8.心理调适放松:高血压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高血压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突然停药或加减量: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在服药期间应避免擅自突然停药或加减量,以免导致血压反跳或加重病情。如需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2.注意药物副作用:降压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个别患者可能会如头晕、乏力、心悸等。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遵医嘱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护理和治疗,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和评估病情进展,这是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患者还应积极参与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参加社区或医院举办的高血压找我管理小组活动和讲座,提高自我疾病管理能力。

4、定期体检,如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检查、心电图、脑部CT等等。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共同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高血压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