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关爱身边老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 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大家产说的老年痴呆症。
一、阿尔茨海默病都有哪些症状
(一)认知功能减退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减退。首先是记忆力衰退,患者常常遗忘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物品,一开始可能是忘记刚刚记下的电话号码、出门忘记锁门等,随着疾病进展,对发生较久的事情和人物也会遗忘,甚至忘掉自己的生日、孩子的姓名。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症状,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执行能力下降,比如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复杂任务,到后期简单的事情也无法完成,像穿衣、扣扣子等。计算力下降表现为算错帐、算错钱,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也无法进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言语重复甚至失语,刚开始可能是言语找词困难,说话时想不起来某些物品的名称,到最后逐渐言语减少甚至完全失语。
(二)神经精神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出现多种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容易出现焦虑、消极情绪等。人格方面会发生改变,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变得易暴躁、易怒,原本开朗的人可能变得沉默寡言。行为和精神也会出现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胡言乱语、视幻觉、听幻觉等。在疾病中期和晚期,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精神障碍,如失眠、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临床中大致可归纳为神经症性、精神病性、人格改变、焦虑抑郁、瞻望等症状群。有的患者会有攻击性、易激惹,严重时会觉得别人要害自己,或者怀疑家里人对自己有不轨的企图。有的患者经常怀疑老伴有外遇,有时会被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吓到,认为所有来访的人都是强盗或者贼。后期患者会丧失与周围的交流能力,完全远离社会,或者变得特别好斗,不能与他人相处。
二、如何关爱老人
(一)加强营养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多补充营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瓜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苹果、橙子、菠菜等,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优质蛋白食物对于患者也非常重要,鸡蛋、鱼、虾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少食多餐,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患者能摄取足够的营养。尽量避免高盐、高脂、辛辣刺激食物,如腊肉、肥肉、辣椒等,以免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
(二)防止走丢
为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丢,可以给患者佩戴手环,在手环上写上患者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家庭住址。也可以写好纸条放在患者的口袋里面,防止患者出现意外的走丢。还可以准备一个与自身手机相连的 GPS 定位器放在老人的衣服里。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请专人看护老人或者将老人送到专门照顾老人、帮助老人的服务中心,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老人的安全健康,还可以让他们多多和其他老人相处,打发消遣时间。
(三)培养习惯
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可以让患者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吃饭、休息,让他们熟悉这样的生活节奏和环境。例如,每天早上定时起床后,可以带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等。吃饭时间也要固定,护理人员应定时、定量为患者提供餐食,做到少食多餐。同时,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感到安心。
(四)多方面照顾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规范使用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护理人员要监督患者服药,确保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此外,多和患者交流可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可以和患者聊天、讲故事、听音乐等,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如暴躁易怒、沉默寡言、焦虑抑郁等。护理人员应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多沟通,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也应学会释放精神压力,以免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