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肾衰竭是什么?慢性肾衰竭如何护理?

肾衰竭是什么?慢性肾衰竭如何护理?

李盛婧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2024年12月11日 28页 3841 海报 复制链接

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地完成其生理职责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过滤血液、排泄毒素、调节水盐平衡以及维持酸碱平衡。肾衰竭一般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疾病不可忽视,最后容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本篇文章带你一起了解慢性肾衰竭如何护理?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更好地预防慢性肾衰竭疾病。

一、慢性肾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慢性疾病或长期不良因素导致的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的病理过程,慢性基础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肾小球炎症会引起肾脏组织损伤,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肾脏微血管损伤,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肾衰竭疾病也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长期作用于肾小球,会导致肾脏动脉硬化和肾小球损伤。药物及毒素的长期作用也是慢性肾衰竭的一大影响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及化疗药物,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重金属中毒也会对肾脏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尿路系统疾病如尿路梗阻、慢性尿路感染,导致肾功能减退。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血管炎会引起肾小球炎症,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隐匿性发展的疾病,在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但伴随着疾病的发展情况,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下降。代谢废物和毒素的积累开始对全身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代谢紊乱加剧,患者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患者尿量会有变化明显,有些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尿液颜色变深。也会有持续性水肿的情况,水分潴留加重,导致全身浮肿。慢性肾衰竭也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调节水盐平衡能力下降,高血压变得更加显著。

三、慢性肾衰竭的危害

慢性肾衰竭会对人体多个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肾功能逐渐下降后,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累积,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代谢废物,导致尿毒症。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及意识模糊等症状。肾脏排酸功能下降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急促、头痛及嗜睡。慢性肾衰竭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危害,肾脏调节血压的能力下降,高血压恶化,进一步加重肾损伤。代谢废物积累、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共同作用,显著增加心律失常、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尿毒症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会加速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

肾衰竭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食欲下降,尿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酸碱失衡和毒素累积会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严重者出现出血情况。这一慢性疾病长期下来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心情,乏力、贫血和身体不适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

四、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

饮食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低盐的饮食习惯,选择鱼、鸡蛋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少吃含钾高的香蕉、土豆,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的摄入,维持身体需要。

药物管理:患者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血压药、利尿药、保护肾脏药物。注意避免自行使用中草药或未经验证的保健品,以免对肾脏造成进一步损伤。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戒烟戒酒的好习惯,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家人和护理人员也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多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放松的状态。

定期复查:患者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检查血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总之,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进行科学的护理方式,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肾衰竭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