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康复之路: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指南

康复之路: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指南

覃晓静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年04月02日 10页 1896 海报 复制链接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脑卒中患者日常护理指南,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康复的三大目标

康复的三大目标主要包括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恢复社会参与能力。

1.功能恢复:运动、吞咽、语言、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不再需要长期卧床或依赖他人的照顾,自己管理生活,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3.恢复社会参与能力:这对于年轻患者尤为重要,最终目标是让患者能够重返工作岗位,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家庭。

二、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面临多种并发症的威胁,因此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痉挛: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有运动障碍的患者。预防痉挛的关键在于让患者处于合适的、可控的肌张力状态,并在肌张力增高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抗痉挛措施。

2.废用综合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等废用综合征。因此,患者应尽早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这些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关节间隙增宽、手肿和肩痛。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恢复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4.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肺栓塞而致命。因此,患者应保持适当的活动,如下肢佩戴弹力袜、进行被动关节运动等,以减少血栓的风险。

三、康复护理的要点

1.情志护理:脑卒中患者往往因病程较长、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多疑、固执、易激动等情绪问题。因此,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情志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开导和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肢体功能锻炼:对于半身不遂的患者,应制定一套连续不断的训练计划,由简单到复杂,由协助到监护,直至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病情稳定时,应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他们用健肢帮助患肢做被动运动,逐步下床练习站立和行走。同时,坚持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并按摩患肢,配合针灸治疗,以提高康复率。

3.语言训练:语言交流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因此,早期训练、反复示范、耐心指导是语言恢复的关键。从简单的字到词、句,再发展到较复杂和较长的句子,直至能自由交谈。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智力及记忆能力也可能有所下降,因此训练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4.饮食调护: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严格控制钠盐、油脂、胆固醇等物质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营养素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同时,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降低胆固醇水平。避免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以及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肥肉等。

5.病情监测:日常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肢体肌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方向判断等高级皮层功能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复诊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四、特殊护理注意事项

1.泌尿道护理:主要防止泌尿系感染,避免引起尿频、尿急、尿痛以及更严重的泌尿结石。定时翻身拍背,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消化道护理:首先是口腔护理,对于有气管切开或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尤为重要。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要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减少便秘和腹泻的发生,并保持肛周皮肤的完整性。

3.呼吸道护理:主要是避免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对于一般的患者,应主张尽早坐起来,不要长期卧床。卧床时间久了,再健康的人也可能出现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对于有呼吸道问题的患者,特别是有气管切开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引流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良肢位摆放:建议患者多向偏瘫这一侧卧位,上肢保持伸直状态,下肢摆成屈曲姿势,髋膝踝关节都呈九十度。这种良肢位摆放可以对抗肌张力增高导致的痉挛,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脑卒中日常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