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高血压如何护理,分享几个护理妙招给你

高血压如何护理,分享几个护理妙招给你

华雪娟 阆中市沙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09月11日 18页 4604 海报 复制链接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对全身动脉血管造成损害,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近些年我国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群众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是一种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正确的护理是辅助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分享几个护理高血压的妙招。

1.做好病情监测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妄图通过自我感觉的方式掌握血压情况一种危险行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应规范使用血压计做好病情监测工作,预防高血压复发及病情反复的可能。通过病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波动较大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治疗,以免疾病发展引发脑出血、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2天的血压监测,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等可导致血压波动的行为,并连续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测量需间隔1-2分钟),如果两次测量值相差较大需要进行第三次测量。患者还应根据医嘱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复查,保障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用药。

2.按医嘱服药

除了由特殊疾病和特殊状态引发的高血压外(如妊娠高血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调整药量和停止服药,滥用保健品替代药物治疗或因为血压稳定而随意停药的行为都是十分危险的。服药后血压稳定并非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血压问题,只是单纯地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停药后血压可能再次升高(甚至更高)。随意停药等行为会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这些并发症往往会造成重要脏器损伤,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一定风险。

3.合理饮食

高血压是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的疾病之一,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饮食以配合高血压的治疗。建议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全谷物食物以及足量的优质蛋白质为主,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富含脂肪与高胆固醇类食品的摄取,在满足日常营养所需的基础上控制每日摄取食物的总量。在日常饮食中,控制钠盐的摄取量,避免钠盐摄取过多增大心脏压力、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患者应戒烟、戒酒,吸烟、喝酒和二手烟环境都会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3.规律运动

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周进行5—7次的规律运动,运动应以低等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以无氧运动为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压急剧升高发生危险。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同时规律运动对于控制体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体重超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体重的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所以规律运动是控制高血压不可缺少的妙招之一。

4.其他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熬夜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影响血压的稳定。情绪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也不应被忽视,患者应避免长期处于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状态中,可以通过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外出活动、与友人交谈等方式释放压力和缓解不良情绪,以免精神因素及情绪问题影响自主神经,进而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小结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以引发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损伤或器质性病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主动学习了解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护理知识,学会正确地监测疾病情况,远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善高血压情况。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高血压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