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湿疹来袭,中医如何帮你找到根源?

湿疹来袭,中医如何帮你找到根源?

陈洪 泸定县人民医院
2024年10月09日 38页 3076 海报 复制链接

皮肤病有很多种,常见的除了青春痘、痤疮和白癜风等,还有就是小儿和成人夏季多发的湿疹,很多人的湿疹每年都会发作,很难除根,也有一些人不太清楚引起湿疹的原因,本文将带您从中医的角度一起了解湿疹的致病根源。

一、中医认为引起湿疹的根源有哪些

(一)风、湿、热邪侵袭:湿疹常与外感风邪、湿邪、热邪相关。风邪善行而数变,常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湿邪为阴邪,容易滞留体内,引发水湿浸渍皮肤,导致皮肤糜烂、渗液;热邪则加重了炎症,出现红斑、灼热、肿痛等症状。

(二)脾虚湿盛: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气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湿邪就容易留滞体内,外发于皮肤,形成湿疹。脾虚湿盛的表现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肝气郁结: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通畅,湿热内蕴,久而久之会影响皮肤,引发湿疹。肝气郁结的患者常伴有情绪抑郁、易怒、胸胁胀痛等表现。

二、湿疹的临床表现

(一)皮肤损害的形态多样,急性湿疹皮肤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伴有明显瘙痒和灼热感。严重时可能形成大片湿润的皮肤。亚急性湿疹急性期后,渗液减少,皮肤出现结痂、脱屑,红斑颜色减轻,但瘙痒依然存在。慢性湿疹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皮纹加深,伴有色素沉着或脱失,瘙痒更为顽固。

(二)瘙痒是湿疹最显著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因瘙痒剧烈而不断搔抓。搔抓过度会引起皮肤破损,导致感染、糜烂和结痂,形成恶性循环。

湿疹来袭,中医如何帮你找到根源?

(三)皮损的分布特点,湿疹的皮损可分布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部位包括面部、四肢屈侧、颈部、手部及肘膝窝等区域。其分布常为对称性,皮损部位呈现局限性或弥漫性。

(四)渗出和结痂,急性湿疹常伴有皮肤渗出液体,湿润的皮肤区域随着炎症的减轻,会逐渐干燥并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留下色素沉着或轻微疤痕。

三、中医教您如何判断不同类型湿疹的起因

(一)风湿热型湿疹症状表现湿疹部位皮肤红肿,丘疹、水疱明显,渗出多,伴有瘙痒剧烈,有灼热感。此类型多与外感风、湿、热邪有关。中医认为风为阳邪,易侵袭皮表,风邪引起瘙痒;湿邪黏腻,阻滞气机,导致皮肤出现渗液;热邪则使皮肤红肿灼热。风湿热型湿疹多发生于夏季或湿热气候环境下,或饮食过多辛辣、油腻之物,使湿热内盛。

(二)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有少量渗出,但症状较轻,皮肤有糜烂或结痂,患者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此类型湿疹多因脾虚失运,体内水湿不能正常代谢,湿邪内蕴,郁积于皮肤所致。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湿邪便容易积聚体内,引发皮肤湿疹。脾虚湿盛型湿疹多见于消化功能较弱、久病体虚或饮食不当的患者。

(三)肝郁化火型湿疹症状表现为皮肤红斑明显,伴有情绪波动加重,患者常感瘙痒剧烈,伴有焦躁易怒、胸胁胀痛等肝郁表现。肝郁化火型湿疹与情志不畅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气机,情志抑郁、烦躁易导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化火,进而影响皮肤,引发湿疹。此类湿疹常因情绪波动、精神压力或生活不规律引起,情志调节不当是该类型湿疹的主要病因。

(四)湿热内蕴型湿疹,此类型的湿疹常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脓疱,伴有明显渗液,瘙痒剧烈,病情反复发作。患者还可能伴有口干、舌红苔黄等热象。湿热内蕴型湿疹多因体内湿热未能及时排出体外,郁积皮肤所致。常见于长期摄入辛辣、油腻食物,或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蕴积于脏腑,外发于皮肤,引发湿疹。

总结

中医在判断湿疹类型时,主要通过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帮助中医医生为湿疹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湿疹皮肤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