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急诊护理:如何提高患者存活率与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急诊护理:如何提高患者存活率与生活质量

傅海燕 山东省莱州市莱州人民医院
2024年10月09日 37页 1304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更是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令人闻之色变。急性心肌梗死,简而言之,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闭塞,导致心肌因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这一过程如同心脏的一场“火灾”,需要立即进行“灭火”抢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及时有效的急诊护理在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提高后续生活质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是及时救治的第一步。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胸痛,这种胸痛往往呈压榨性、窒息性,难以忍受,且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部。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其症状可能并不典型,如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这往往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无论是否典型,都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二、急诊护理的关键环节

快速识别与评估:急诊室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第一战场。医护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观察力,迅速识别患者的症状,并进行心电图(ECG)检查以确认诊断。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紧急救治措施:一旦确诊,急诊护理即刻进入紧张有序的状态。给氧是首要措施,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以缓解心肌缺氧状态。紧接着,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减少心肌损伤。疼痛管理同样重要,使用镇痛药物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的恢复。此外,持续的心电监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为及时处理赢得时间。

再灌注治疗准备: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环节,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两种主要方式。PCI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而溶栓治疗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达到再通血管的目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强调“时间就是心肌”,尽快启动再灌注治疗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

三、提高患者存活率与生活质量的策略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急救意识,使更多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推广心肺复苏术(CPR)等急救技能,鼓励更多人学习并掌握,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伸出援手。

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建立AMI救治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缩短从入院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这要求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形成高效顺畅的救治体系。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急诊救治能力和效率,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这包括针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康复锻炼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重视长期管理:急性心肌梗死并非一朝一夕之疾,其后续治疗和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同时,鼓励患者参与心脏康复项目,通过科学的锻炼和饮食调整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关怀与支持:急性心肌梗死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打击,也给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支持性社群让患者之间分享经验、相互鼓励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方式。

四、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而急诊护理则是这场战斗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加强公众教育、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重视长期管理以及提供心理关怀与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和未来的光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持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顾问:徐冠超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