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膛破肚到针孔手术:微创外科的进化史
微创手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最早的微创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手术,如显微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但这种手术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只能针对部分疾病进行治疗。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 Mouret偶然完成了全球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标志着现代腹腔镜手术的真正开端。
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技发展不断创新手术器械和技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和无切口手术技术等不断涌现,微创手术得到快速发展,微创手术的创伤减少,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我国微创外科起步相对较晚。1991年2月19日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荀祖武在国内首次独立完成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现代微创外科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同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医院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世纪90年代后,微创外科开始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开花结果,现已涉及外科、妇产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肿瘤科、内镜室、介入治疗科等诸多学科。
现代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腹腔外科的例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胃癌根治、结直肠癌根治、肝切除、脾切除、胰腺切除、疝修补、胆总管探查,泌尿外科的输尿管镜下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肾上腺肿瘤切除、膀胱肿瘤切除,妇科的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胸外科的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心血管外科的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冠状动脉搭桥,耳鼻喉科的鼻窦手术、扁桃体切除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传统开放式手术被微创手术所取代。
可以从2个实际案例来直观的了解一下传统开腹手术跟微创手术的差异:
案例1:开腹手术。张先生,35岁,因突发右下腹痛、发热和恶心就诊于急诊。体查示:右下腹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麦氏点(位于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处)尤为敏感。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明显,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决定行急诊阑尾切除术。
手术过程: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右下腹部旁纵向切口,长约7厘米,依次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找到阑尾,按常规程序切除阑尾,并包埋阑尾残端。检查清理腹腔后,再依次缝合腹壁各层。手术时间约40分钟。
恢复过程:患者术后前3天疼痛较剧,下床活动较困难,此后逐渐减轻。一般至少需一周时间伤口拆线。术后一个月左右方可完全恢复。
案例2:微创手术。李小姐,28岁,症状、体征和案例1基本一致,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决定行微创阑尾切除术。
手术过程:予全身麻醉。于患者腹部做三个小切口,每个切口不到1厘米长。按微创手术程序切除阑尾,每个腹壁切口仅缝一针。手术时间约20分钟。
恢复过程:患者术后疼痛轻微,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第四天便出院,两周后回到了工作岗位。
从这2个案例可以看到,微创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是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的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将更趋完善,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