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发作原因与日常管理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需要通过长期用药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哮喘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哮喘极其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而发作,哮喘患者及家属一定要认识到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做好日常管理,降低哮喘发作概率。那么关于哮喘的发作原因和日常管理你了解多少呢?
1.哮喘的发作原因
(1)遗传因素
哮喘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呈现为家族聚集发病的特征,若父母中有一个人患有哮喘疾病,孩子患病的风险将会大幅度提高。
(2)接触过敏原
哮喘患者普遍会对某些物质存在明显异常敏感的表现,这被临床称之为过敏原,而接触过敏原则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均属于常见过敏原,当患者与过敏原接触后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反应,气道炎症刺激加重。
(3)环境刺激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给哮喘患者造成刺激,如换季期间温度突然下降、空气污染、二手烟或者特殊味道等均会给哮喘患者造成刺激。
(4)细菌和病毒
细菌感染以及病毒侵袭会引起呼吸道感染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感染类疾病哮喘患者便会有较大概率发作,并且哮喘症状普遍较为严重,患者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5)运动、活动
运动或者活动过于剧烈会使患者进行频繁的深呼吸,呼吸急促会使气道处于不断收缩状态,容易增加哮喘发作概率,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对运动和活动的幅度、时间进行控制。
(6)情绪波动
情绪的突然波动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气道刺激,呼吸速度加快,进而诱发哮喘。
2.哮喘的处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哮喘患者都会随身携带支气管扩张药物作为急性哮喘发作的缓解药物,因此当哮喘患者突然症状发作时一定要先协助患者寻找携带的喷雾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改善气道狭窄问题,缓解炎症刺激。患者要尽可能在哮喘发作时保持放松状态,尽快调整个人情绪,在他人的引导下进行深呼吸,并尝试对呼吸频率进行控制,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急性哮喘发作在简单处理后,患者一定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3.哮喘的日常管理
(1)防止和过敏原接触
哮喘患者一定要主动远离过敏原以及刺激物,防止自身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而引起哮喘发作。哮喘患者要提前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了解自身的过敏原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改善室内环境。
(2)增强机体免疫力
哮喘患者身体免疫力较弱,疾病治疗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需要重视强化身体免疫功能,增强自身对外界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哮喘患者可以适当每天进行强度较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八段锦等,利用运动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日常饮食中减少辛辣刺激性、生冷食物的摄入,选择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营养摄入均衡性,增加优质蛋白、新鲜蔬果摄入量。
(3)规范用药
合理用药是改善哮喘症状的关键,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长期规范、服药,如果想要减少或者增加药量要在获取医生的允许后再对药量适时调整,不可随意停药。
(4)加强触发因素管理
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较多,患者要针对触发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在生活中要主动避开剧烈运动,不可吸烟,提前和身边人说明不要在患者所处区域吸烟,防止二手烟刺激气道。若空气污染加重、流感频发、气温突降外出时患者要及时佩戴口罩,做好保暖措施。患者要尽量保持平稳心态,在遇到突发事件后也要第一时间通过深呼吸调整情绪。
哮喘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落实日常管理要求、主动远离容易诱发哮喘的因素便可以有效降低哮喘的发作概率,减少哮喘威胁。但哮喘患者也要注意身边随时携带缓解急性哮喘发作的药物,确保在急性发作时可以得到尽快处理。做好哮喘日常管理从今天做起,希望每一个哮喘患者都能够拥有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