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正因如此,全身麻醉期间就可能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躁动等等。所以,为了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性,手术患者常需要术前禁食水,通常禁食6~8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可以控制在2小时。而且,全麻手术后病人苏醒回病房后,如果不是胃肠道手术,一般需要禁食6-8小时才可以进食,如喝水、吃流食,甚至吃饭。因而,全麻术后患者常感觉口渴,常见表现如口干、嘴唇及喉咙干燥、唾液缺乏、口腔异味等。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术前禁饮禁食、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围手术期大量液体丢失等,导致睡液分泌减少有关。这种状况可能会引发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导致痰液蓄积,甚至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大多数家属使用棉签或纱布蘸水擦拭口唇,但口唇只有一层薄的黏膜,没有角质层,随着水分的蒸发反而会加速患者口干,而且棉絮脱落还会增加误吸风险。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些存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缓解这一症状。
一、做好术前后补液。由于围术期禁食禁饮的要求,手术前后合理补液便成为解决患者口渴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可以有效缓解口渴,促进患者康复。
二、患者麻醉清醒但还不能进食之前,可使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但缓解口渴的作用短暂,推荐与其他口渴干预措施结合交叉使用。
三、术后早期饮水能有效缓解口渴、改善术后疼痛与焦虑,提高舒适度,且不会增加呕吐或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术后意识水平恢复、咳嗽和吞咽反射正常可少量饮水,每次饮水量控制5毫升左右(约1小勺或矿泉水瓶的1瓶盖)。根据患者口渴程度进行少量多次饮水。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发生呕吐、误吸等情况,在饮水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四、医护人员可向患者推荐使用口腔保湿剂、口腔喷雾。口腔喷雾每次按压出水量少、喷洒范围广,缓解口渴方便且安全。常用的喷雾溶液有温水、4℃冰水、4℃椰子水、薄荷水等。常温水、冰水效果较好,纯水喷雾更能被患者所接受。
五、咀嚼薄荷醇口香糖可增加唾液流率,减轻患者口渴。咀嚼口香糖2-4分钟时唾液流率达到峰值,并能提高唾液pH值。全麻术后可待患者清醒后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时使用,使用频率可由患者决定。
六、中医传统方法可结合穴位按摩来缓解口渴症状。如按摩水泉穴(位于双足内侧,内踝后下方):操作者站于床尾,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夹水泉穴,由轻到重进行按摩,每次约5-10分钟;按摩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处,即屈曲大拇指时肌肉隆起如鱼腹边际的地方):可以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用力点按,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约5分钟;按摩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内侧中央粗键的外侧):点按尺泽穴,每次按摩5-10分钟。
七、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口腔含漱,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这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还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此外,待到患者全麻完全清醒可以进食后,医护人员还应该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加重口干口渴的症状。例如,辛辣、酸甜的食物和饮料都可能对口腔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选择一些温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减轻口腔的负担。
总的来说,全麻术后口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这一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