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带状疱疹为什么总是找上年长者?如何避免?

带状疱疹为什么总是找上年长者?如何避免?

谢雪花 来宾市人民医院
2024年12月11日 38页 3772 海报 复制链接

带状疱疹是一种令人困扰的疾病,许多人对它并不陌生,特别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它常被称为“缠腰龙”或“生蛇”,因疼痛剧烈且位置多沿神经分布而得名。为什么带状疱疹更容易找上年长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下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答。

一、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感染。当人们首次感染这种病毒时,通常表现为水痘,康复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被激活,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带状疱疹的症状

早期症状:在局部皮肤出现刺痛、灼烧感或瘙痒,伴随轻度发热或乏力。

典型症状:受感染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色斑疹,逐渐形成水疱,排列成簇,通常沿神经分布,呈带状。

并发症:一些患者可能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表现为水疱愈合后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剧烈疼痛。

 带状疱疹为什么总是找上年长者?如何避免?

二、为什么年长者容易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并非只发生在老年人中,但年长者的发病率确实明显更高。这主要与免疫系统功能的衰退有关。

1. 免疫功能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系统逐渐衰老,对潜伏病毒的抑制能力减弱。对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病毒再激活。

2. 慢性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削弱免疫力,增加带状疱疹的风险。

3. 精神压力与疲劳

长时间的心理压力、焦虑或生活事件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在面对孤独感或丧偶等情况下,更容易诱发病毒再激活。

4. 疫苗接种缺乏

许多老年人未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而疫苗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发作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或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1.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推荐人群:50岁及以上的成人应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效果:疫苗能显著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

安全性:疫苗接种安全性高,接种后可能有轻微局部不适。

2.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深色蔬菜。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修复身体机能。

情绪管理: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或压力状态,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3.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物品。

在出现皮肤损伤时,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病毒感染扩散。

4. 控制慢性疾病

定期检查和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疾病可间接增强免疫力。

5. 避免接触高风险人群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水痘或带状疱疹,年长者应避免直接接触水疱区域或分泌物,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后如何应对?

即使感染了带状疱疹,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1. 尽早就医

出现症状后,尽快就医诊断。在疾病早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效果最好,可缩短病程并减轻疼痛。

2. 缓解疼痛

局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水疱区域以防感染。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止痛药、神经调节药物等缓解疼痛,医生可以建议使用局部麻醉药膏。

3. 防止并发症

若患有慢性疾病,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避免病情恶化。

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继发感染的迹象,如红肿、脓液或发热。

五、科普小知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高发。即使皮肤损伤已愈合,神经痛仍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表现:灼痛、针刺痛或触摸敏感。

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神经痛治疗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或局部麻醉贴片。

接种疫苗是降低PHN风险的关键。

带状疱疹虽然看似难以避免,但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大幅降低其影响。年长者尤其要关注自身免疫力和健康状况,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管理慢性疾病来降低发病风险。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规范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今天起为健康打好基础,远离带状疱疹的困扰!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带状疱疹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