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肝癌:放射科多种检查手段如何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

肝癌:放射科多种检查手段如何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

陈秋园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2025年03月19日 39页 1840 海报 复制链接

肝癌,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而备受关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放射科多种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在肝癌早诊早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多种检查手段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肝癌的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

一、肝癌的概述

肝癌,全称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污染、长期酗酒等多种因素有关。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而中晚期患者则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上腹部包块、发热、乏力和消瘦等症状。晚期常出现黄疸、腹水和下肢浮肿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放射科在肝癌早诊早治中的作用

放射科作为医学影像学的核心科室,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高精度的检查手段,放射科能够准确捕捉肝脏的微小病变,为医生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多种检查手段协同工作

1. 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其凭借无创、实时、便捷、无放射性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肿块等异常改变。对于疑似肝癌的病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的肿块,并常伴有增强或减低的回声。此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还可观察病灶内的血供状况,辅助判断病灶的良恶性。

2. CT扫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肝脏图像信息。通过注射造影剂,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肝脏内部的结构和血管情况。疑似肝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的肿块,常可见血供丰富,且可能伴有肝脏周围的淋巴结肿大。动态增强CT扫描还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3. MRI扫描

MRI(磁共振成像)扫描对肝脏的解剖结构展示更为清晰,且能够提供与CT类似的信息。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准确显示肝脏内的微小病变。疑似肝癌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的异常肿块,医生可根据肿块的信号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此外,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如钆塞酸二钠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敏感性。

4. PET-CT扫描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是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检查手段。它能够检测肿瘤的新陈代谢活性,从而帮助区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疑似肝癌在PET-CT图像上表现为代谢活跃的病灶,有助于医生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情况。

5. 甲胎蛋白(AFP)检测

虽然甲胎蛋白检测不属于放射科检查手段,但其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AFP是目前肝癌诊断和复发监测中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复发、估计预后等价值。AFP检测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且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

四、肝癌的早诊早治策略

结合放射科多种检查手段,医生可制定个性化的肝癌早诊早治策略。对于疑似肝癌的病例,应首先进行超声波检查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若超声波检查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医生综合考量患者情况、肿瘤特性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适用于身体状况良好、癌组织局限且无转移的患者)、消融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的细胞免疫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方法。

五、结语

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放射科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的协同运用,为医生提供了详尽的影像学资料,有力地支持了肝癌的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因此,加强肝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是共同推动肝癌早诊早治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旨在更早地发现并治疗肝癌,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结果。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肝癌放射科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