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一“感”而发,中医防治感冒七十二变

一“感”而发,中医防治感冒七十二变

魏粤闽 上杭县茶地镇卫生院
2024年09月25日 8页 1408 海报 复制链接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尤为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天气转凉的秋冬季节及天气逐渐变暖的春季尤为多见。中医对感冒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就已认识到“伤风”是由外感风邪所致,后来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又列述了感冒的证治,虽然未提到时行感冒的辩证,但到了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就补充了这一感冒类型。中医对感冒的认识不断加深完善,在防治上更是有自己的小妙招。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感冒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预防要点吧。

一、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主要有3点:1.六淫气候突变,冷热失调,人体卫外之气未能及时应变,以致虚邪贼风伤人;2.时行疫毒。时行疫毒是指具有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引起时行感冒,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流行性感冒;3.生活起居失当,如贪凉露宿、涉水冒雨、更衣脱帽等易致外邪侵袭。

病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病变的机理,就是病机。感冒的基本病机为肺卫失调。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感受时行疫毒则病情多重,甚或有变生他病者。“风性善行而数变”,感冒的病机多变,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二、辨证论治

感冒首先应辨别普通、时行感冒;其次须辨别虚体、实体感冒;其三还要辨别风寒、风热、暑湿感冒。

时行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时行感冒有流行性,发病急,突然恶寒,甚则高热寒战,周身酸痛,症状要更重一些。普通感冒可分为常人感冒和虚体感冒。常人感冒临床分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三大证型;虚体感冒多为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

1.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证

证候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常用药:荆芥、防风、紫苏叶、淡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橘红、甘草。

(2)风热犯表证

证候主症: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黑山栀、淡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

(3)暑湿伤表证

证候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花。

2.虚体感冒  体虚之人,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治疗当扶正达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

(1)气虚感冒

证候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

代表方:参苏饮。

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

(2)阴虚感冒

证候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

常用药:生葳蕤、玉竹、甘草、大枣、淡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

三、预防要点

如何正确预防感冒呢?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免疫力,在流感季到来之时,做好个人预防,便可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培养正气,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培养正气最主要的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的源头就是脾胃,要想得到充足的正气,就要不断保养、培植个人的脾胃功能。饮食方面建议多食用热粥或热汤、生姜片、大蒜泥、羊肉等辛温散寒食物,少食葡萄、生萝卜、田螺、冰镇西瓜等寒凉伤脾食物。

要想增强体质,运动锻炼也不可少。一些具有较好增强体质效果的运动方法例如打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及现代一些经过科学编排的健身操、课间操等,都十分适合体虚之人锻炼。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防治感冒中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