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孕育美好——“肾”生不息

孕育美好——“肾”生不息

张鳕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2024年09月11日 29页 3665 海报 复制链接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简称CKD)我国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的广泛人群中,CKD的患病率达到了10.8%,值得关注的是,育龄期女性群体成为了CKD的易感人群之一,约有3%的该年龄段女性饱受CKD的困扰。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CKD女性患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如何在保障肾脏健康的同时,满足对母性的渴望与追求?因此,本文将科普这方面的知识,希望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1.孕期的生理变化

孕期,随着胎儿的逐渐成长,母体的血液量较孕前显著增长了约40%,这一生理性的扩容,如同海洋的潮汐,为胎儿的发育提供了丰沛的养分与氧气,同时也给肾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负荷。肾脏这对勤劳的“过滤器”,在孕期必须更加辛勤地运转,以确保母亲自身的代谢废物能得到有效清除,还要额外承担起胎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排泄任务,但对于原本就存在肾功能异常的女性而言,在负荷的持续加重下,残余的肾功能可能会加速减退,若未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管理与干预,到了妊娠的后期,部分孕妇可能会面临尿毒症的风险。

2.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的危险因素

(1)CKD的分期

CKD被分为五期,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妊娠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进入CKD三期以上,即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血肌酐显著升高时,妊娠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2)高血压

孕前或孕期的高血压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引起胎盘功能异常,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甚至胎死宫内,研究显示,妊娠期平均动脉压超过105mmHg的患者,其胎儿死亡风险是血压正常者的10倍。

(3)蛋白尿

蛋白尿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妊娠风险的高低,也就是说,大量蛋白尿预示肾脏功能受损严重,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随着孕周的增加,部分CKD患者会出现蛋白尿增加的情况。

3.不良后果有哪些?

CKD合并妊娠的复杂情境下,患者会出现多种问题,其中,先兆子痫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其发生与肾脏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可能危及母婴安全,而且由于妊娠期间对营养物质的特殊需求增加,CKD患者往往难以维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是CKD合并妊娠时常见的不良后果,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胎盘功能异常,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氧气交换,同时,胎儿在宫内生长受限,出生体重会低于正常标准。

4.CKD患者妊娠的管理

(1)免疫抑制剂

针对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LN)和糖尿病肾病等,在妊娠前,患者需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或接近完全缓解状态。

(2)严格避孕

CKD患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应严格避孕,避免意外妊娠带来的风险,而G3-G5期的CKD患者,以及高血压难以控制或伴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更应暂缓妊娠计划,直至病情稳定并符合妊娠条件。

(3)血压控制

建议妊娠期血压维持在130~140/80~90mmHg之间,同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安全的降压药物,如低剂量阿司匹林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4)定期监测

CKD患者妊娠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而定,一般建议至少每4-6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科学饮食

患者需遵循“清淡、有营养”的均衡膳食原则,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对于不同分期的CKD患者,1-2期0.8g/d,3-5期降至0.6g/d,透析者增至1.2-1.3g/d。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了解与关爱中,共同守护这份“肾”生不息的力量,让生命之树因健康而更加繁茂。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性肾脏病孕期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