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打开方式 焦虑也能变动力
焦虑虽难避免,但解读方式不同可变动力。心理学家建议转变思维,将焦虑转为应对挑战的资源。
焦虑是一种兴奋 焦虑和兴奋几乎具有相同的生理反应,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将这些信号视为焦虑和恐惧,就会引发逃避或消极的应对行为;而将其解读为兴奋,则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我们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此时肾上腺素的飙升,集中力量办要事,整个人的注意力、效率都会提高。
焦虑是一种动力 我们自己应该深有体会,平时没有压力的时候,很多事可能会拖着不做,很多人际矛盾会搁置不解决。但当问题一多,焦虑出现,你就会在焦虑的“催促”下行动起来。这种由焦虑激发的行动力,能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最佳选择,这对个人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焦虑是一种提醒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但不会对每件事都感到着急。我们焦虑的对象,一定是自己关心的、重要的事。从这个角度看,焦虑实际上是内在价值的提醒机制,它告诉我们,哪些领域是我们珍视、在乎和需要努力的。利用焦虑看清目标和追求是有意义的,它提示“越怕的东西越要做”,因为这是超越自我的一道坎。
焦虑是一种活力 一个完全不焦虑的人,可能对生活缺乏热情,对未来缺乏期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麻木的状态。而焦虑的存在,正是我们还在乎、还在努力、还想发展的证明。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行动缓解焦虑的这个过程,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心理韧性。每一次克服焦虑的经历,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和自信,未来能更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类挑战,也能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面貌面对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过上述心态调整来缓解焦虑。如果焦虑感持续存在,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导致长期的抱怨、烦躁、失去热情、疲劳、躯体症状等,要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