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守护视力健康

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守护视力健康

叶琳琳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2025年01月08日 34页 3777 海报 复制链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紧密相关,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深入剖析DR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健康指导。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述

DR是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其核心病理在于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渗漏、闭塞及新生血管形成,进而造成视网膜缺血缺氧。依据病变特点,DR可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大类型。前者主要表现为微动脉瘤、视网膜小出血点和水肿;后者则因新生血管形成而引发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后果。

二、症状与体征

DR早期往往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阶段,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等将进一步加剧视力损害,甚至导致失明。具体症状包括:

1.视力下降:阅读或看远处时视力模糊。

2.视物变形:看物体时出现扭曲现象。

3.眼前黑影飘动:玻璃体内混浊物所致。

4.视野缺损:视野中出现盲点或无法看清部分区域。

5.眼底出血:眼底可见红色或暗红色出血点。

6.视网膜脱落:长期病变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三、发病机制

DR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及环境等多重因素。

1.高血糖:长期高血糖是DR发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损害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2.高血压与高血脂:加速血管病变进程,增加DR风险。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DR史者,患病风险更高。

4.其他因素:如妊娠、吸烟、特定药物使用等也可能对DR产生影响。

四、诊断方法

DR的诊断依赖于眼科专业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部超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

1.眼底检查:直接观察眼底血管及视网膜变化,为初步筛查手段。

2.眼部超声:评估玻璃体和视网膜结构,有助于发现并发症。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通过注射荧光素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评估病变严重程度。

五、治疗方法

DR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综合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1.药物治疗

(1)、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

(2)、VEGF抑制剂: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3)、改善循环药物: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

(4)、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供应。

2.激光治疗 主要针对非增生性DR向增生性转变的高危患者,通过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和新生血管,减少出血和水肿。

2.手术治疗 对于已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采取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复位术等手术手段。

3.中医治疗 强调整体调理,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改善体质和微循环,促进视网膜病变恢复。

六、预防措施

预防DR的关键在于综合管理糖尿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1.控制血糖:坚持用药,合理饮食与运动,维持血糖稳定。

2.控制血压与血脂:定期检测,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3.定期眼科检查:每年至少一次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

4.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充足睡眠与良好心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防治需从多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管理糖尿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延缓DR的发展,保护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健康指导,助力大家远离DR的威胁。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糖尿病视网膜病DR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