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婴幼儿腹泻:病因、治疗与预防

婴幼儿腹泻:病因、治疗与预防

刘琼 德昌县人民医院
2025年01月22日 15页 2072 海报 复制链接

婴幼儿腹泻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问题。充分了解腹泻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能够帮助家长有效控制腹泻。很多人并不是了解,本文带您详细了解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指的是1岁以下的婴儿和1至3岁的幼儿频繁出现腹泻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或不适,口渴、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大便次数增加,且大便质地稀薄,液体状,或有不规则的粘液,甚至还会带有粘液、血液或脓液,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腹泻还会有呕吐和发热的症状。

二、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以及星状病毒等几种病毒,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起的腹泻常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诺如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腺病毒除了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会引起肠胃炎和腹泻等;与轮状病毒类似,星状病毒也会引发腹泻。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会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引起急性胃肠炎,且伴有高烧、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大肠杆菌尤其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导致严重的腹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出血性结肠炎;志贺氏菌是一种引起痢疾的细菌,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便血。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相对比较少见,如贾第虫及阿米巴原虫等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会引起婴幼儿腹泻。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比较敏感,个别婴幼儿没有办法完全消化牛奶中的糖分等乳糖会导致腹泻、腹胀和气体产生;个别婴幼儿还会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导致出现腹泻、皮疹及呕吐等症状;水果、蔬菜、谷物等辅食引入过早或种类不适合时,也会导致腹泻。

使用抗生素:婴幼儿因为感染使用抗生素时,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饮食不洁: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食物和水中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感染,进而引起腹泻。

肠道发育不完全: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个别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生理性腹泻,在母乳喂养期间,也会出现暂时性的腹泻,并不需要进行治疗。

环境因素:婴幼儿暴露于细菌、病毒或污染的环境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腹泻的风险。

三、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补充液体与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婴幼儿大量失水和电解质,补液是治疗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措施。针对于轻度到中度脱水的婴幼儿,可以口服补液盐,其能够帮助恢复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针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持续母乳喂养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提供抗体和免疫支持;针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给予婴儿配方奶。

调整辅食:针对于已经开始辅食的宝宝,在腹泻期间需要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米汤、苹果泥、胡萝卜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合理使用药物:针对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针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补液和适当喂养等支持性治疗;而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中,可以服用益生菌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轻腹泻症状,常用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四、预防婴幼儿腹泻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婴幼儿腹泻的措施非常重要,能够显著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常见的预防婴幼儿腹泻的措施主要包括母乳喂养、及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食物与水源、适当添加辅食、避免接触感染源、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以及避免烟雾和有害物质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婴幼儿腹泻的发生率。

总之,婴幼儿腹泻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早识别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婴幼儿腹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