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如何治疗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带您具体了解一下有关于膜性肾病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疾病。膜性肾病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两种类型。尿检、血液检查以及肾活检等方式能够辅助医生诊断膜性肾病。膜性肾病其病情发展缓慢,不及时进行治疗,会损伤患者的肾功能,还会导致肾衰竭,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二、导致膜性肾病的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引发原发性膜性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则是由多种外部因素引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疟疾,及肺结核等慢性或长期的感染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膜性肾病;肺癌、胃肠道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膜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肾炎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膜性肾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金制剂、青霉胺及药物中的生物制剂也会引发膜性肾病的发生;汞、铅等毒素或重金属长期暴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膜性肾病;除此之外,放射线暴露及甲状腺疾病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膜性肾病。
三、膜性肾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量蛋白尿是膜性肾病最突出的症状,其是由于肾小球的基底膜损伤,大量蛋白质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到尿液中,导致尿蛋白含量升高;患者还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也是膜性肾病的典型症状,在眼睑、脚踝、腿部等部位症状明显;膜性肾病还会出现血脂异常,诱发高血脂症;膜性肾病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排尿异常、疲劳、乏力、体重增加、关节痛、皮疹以及发热等症状。
四、患上膜性肾病如何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减轻蛋白尿;针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环磷酰胺,其能够能够有效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使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能够帮助减少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下降;针对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药物也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能够大大降低肾小球的压力,减少蛋白尿,帮助控制血压;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能够缓解水肿症状;针对于膜性肾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其能够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还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此外针对于继发性膜性肾病,治疗需要对症治疗,针对于肿瘤引发的膜性肾病,需要手术切除肿瘤;针对于药物引起的膜性肾病,需要停用可疑药物,以助于缓解症状;针对于由感染引发的膜性肾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或丙型肝炎,帮助控制感染症状。针对于病情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膜性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五、如何预防膜性肾病?
定期接种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使用一次性针头和经过筛查的血液制品,定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积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疾病,避免接触汞、铅等毒素或重金属、保持饮食均衡、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戒烟戒酒以及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膜性肾病的几率。
总之,了解膜性肾病的临床症状,并及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