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反流性食管炎你了解吗

反流性食管炎你了解吗

聂淑英 迁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025年01月08日 30页 2651 海报 复制链接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但由于该疾病症状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许多患者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本文将科普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类型?

(1)正常

在正常的食管黏膜下,无任何可见的炎症或破损,食管黏膜光滑、色泽正常,无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病变。

(2)A级

在此级别中,食管黏膜呈现出点状或条状的发红与糜烂区域,这些病变区域虽然存在,但尺寸相对较小,其最大直径不超过5毫米,这一分级表明食管黏膜受损较轻,属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早期阶段。

(3)B级

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黏膜受损区域增多,且至少有一个病变区域的长径超过了5毫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变尚未发生融合,即各病变区域之间保持独立,未形成更大范围的连续损伤。

(4)C级

食管黏膜的病变开始呈现出融合趋势,就是原本独立的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区域开始相互连接,但这种融合现象尚未达到全周性,融合所覆盖的食管周径小于75%,这标志着反流性食管炎已进入一个相对严重的阶段。

(5)D级

D级患者的食管黏膜病变极为广泛,不仅发红、糜烂区域明显增多,而且已完全融合并覆盖整个食管周径。

2. 哪些病因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呢?

(1)抗反流屏障的破坏

抗反流屏障是维持胃与食管正常生理隔离的关键结构,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LES)及其周围的支持结构组成,当这一屏障功能受损时,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等)易反流至食管,从而引发炎症。

(2)食管廓清功能障碍

当食管廓清功能障碍时,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对食管黏膜的损伤,高龄患者、合并有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往往存在食管整体廓清功能障碍,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3)胃排空异常

胃排空异常时,胃内压力增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且合并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疤痕形成,也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排空障碍,增加反流风险。

(4)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伤

食管黏膜具有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能够抵御胃酸的侵蚀,在食管黏膜受损时,其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使得胃酸等反流物更易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食管上皮增生和修复能力的减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

3. 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症状呢?

(1)反流与反酸   

   患者通常表现为胃内容物(如胃酸、食物等)通过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常感觉口中有酸味或苦味,这种反流多发生在餐后、平卧或夜间睡眠时,尤其是当体位改变(如躯体前屈)时更为明显。

(2)烧心与胸骨后疼痛

   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这是胃酸刺激食管黏膜的结果,这种不适感常在餐后一小时左右出现,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需注意,过热或过酸的食物可能加重症状。同时,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还会引起胸骨后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与心绞痛症状相似。

(3)吞咽困难与异物感

   部分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初期,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会出现间歇性的吞咽困难或异物感,随着病情的发展,若食管因反复炎症形成瘢痕,可能导致永久性吞咽困难,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感到堵塞感或疼痛。

4. 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呢?

(1)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高脂、辛辣、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咖啡因、巧克力等可能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摄入,以及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抬高床头15厘米,避免夜间反流,餐后要适当活动,但不要立即躺下或弯腰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

(2)药物治疗

①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②促动力药:莫沙必利、吗丁啉等,都可增强胃肠道动力,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而且铝碳酸镁黏膜保护剂,能中和胃酸,保护食管黏膜。

(3)手术治疗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以及内镜下的射频治疗等,其目的是修复受损的食管黏膜。

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公众更了解反流性食管炎,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反流性食管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