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失落者提建议
当别人遇到不顺时,我们好像会不自觉地“给出解决方案”。这些看似好心、善意的做法,实际上效果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给建议”的方式永远安慰不到点上,还会让对方更难受。
加重心理负担
人处于低谷期情绪萎靡,想法也负面。如果这时别人还各种“指导”“说教”,无疑会让低落者更怀疑自己且陷入新的纠结中。
打断情绪宣泄
心情不好的人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而他人贸然给出的建议,会打断他们倾诉的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疏导,内心的郁闷会愈发强烈。
感到难被理解
给建议其实有个潜台词,那就是“你做错了”——正因为你做错了,才会失败、失落,所以现在要听我“正确的”指导,你才能解决问题。这种你错我对、你弱我强的对话氛围会让人反感,不仅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也失去继续倾诉的愿望。
人在失落时通常需要:无条件的陪伴和倾听,站在我的立场帮忙分析问题,不随意对我指指点点,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了解了这些,我们在安慰别人时就有了思路:
多用耳朵少用嘴
安慰别人时一定要克制表达欲,耐心、认真地倾听对方叙述,不急于打断和判断。因为“安慰”这件事的主角是对方,请先让他尽情地释放情绪、宣泄不满。
多说“我能理解”
适时表达共情,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与支持。比如朋友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减肥,却没能达到目标,从而陷入沮丧情绪时,理解式的沟通是:“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减肥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对方真切感受到被理解。
提供情绪价值
最好的做法就是看见对方的努力、肯定对方的优势和成绩。通过鼓励,传递积极的情绪,可帮助对方提升心理能量,重新找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必要时给出建议
良好的建议是拉别人一把的重要手段,但前提是他人明确提出了需求。当对方认真询问、希望你给出建议时,此时可以用平等、商量的语气说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