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尿常规:探秘泌尿系统健康的钥匙

尿常规:探秘泌尿系统健康的钥匙

覃麦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2024年09月11日 9页 5640 海报 复制链接

在众多的医学检查项目中,尿常规是一项看似普通却极其重要的检查。它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窥探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甚至能发现身体其他部位潜在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尿常规中一些常见项目的含义,以及尿液酸碱度、比重异常所反映的身体状况,并认识定期尿常规检查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尿常规中的几个关键指标:尿蛋白、尿潜血和尿糖。

1.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极少量的蛋白质。当尿蛋白检测呈阳性时,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肾小球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到了尿液中。常见的原因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此外,剧烈运动、发热、应激状态等也可能导致短暂性的尿蛋白升高,但通常是一过性的,在诱因消除后会恢复正常。如果尿蛋白持续阳性,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尿潜血:即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或红细胞破裂后的血红蛋白。尿潜血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尿液中真的有可见的血液,有可能是红细胞数量较少,肉眼无法察觉。引起尿潜血阳性的原因众多,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肿瘤,肾脏疾病,以及全身性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导致。

3.尿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糖分含量极低,一般检测不到。当血糖水平过高,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的能力,糖分就会“溢出”到尿液中,导致尿糖阳性。这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提示,但也可能是由于短期内摄入大量糖分、妊娠期、某些内分泌疾病等引起。

除了上述指标,尿液的酸碱度和比重也能反映出身体的状况。

4.尿液酸碱度:也就是 pH 值,正常范围通常在4.6-8.0之间。饮食结构对尿液酸碱度影响较大,比如肉食为主者尿液偏酸性,素食为主者尿液偏碱性。此外,酸中毒、发热、痛风、泌尿系统感染等可使尿液酸化;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膀胱炎等可使尿液碱化。

5.尿液比重:反映了肾脏浓缩和稀释尿液的功能。正常范围在1.015-1.025之间。比重增高,可能是由于脱水、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导致尿液浓缩;比重降低,常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等,提示肾脏稀释功能异常。

了解了这些尿常规指标的含义,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定期尿常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的重要性。

对于肾脏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出现水肿、乏力、恶心等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较为严重。通过定期的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尿蛋白、尿潜血等异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可能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尿糖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发现尿糖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测血糖,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除了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尿常规检查还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中可能会出现白细胞、细菌等;结石患者可能会有红细胞;肿瘤患者可能会有血尿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忽视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家族肾脏病史的人、老年人等,更应该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

那么,如何做好尿常规检查呢?在检查前,最好能清洁尿道口,留取中段尿,以减少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免经血混入尿液影响检查结果。一般来说,尿常规检查可以随时进行,但如果需要检测尿糖等项目,最好能空腹。

总之,尿常规检查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它是我们洞察泌尿系统健康的钥匙,也是早期发现多种疾病的有力武器。通过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尿常规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