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阻肺的呼吸艺术:掌握“慢呼吸”的秘诀,畅享自由呼吸

慢阻肺的呼吸艺术:掌握“慢呼吸”的秘诀,畅享自由呼吸

徐友莉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1月15日 26页 2357 海报 复制链接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然而通过掌握“慢呼吸”的秘诀,慢阻肺患者完全有可能畅享自由呼吸。

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至关重要。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还能提高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1.缩唇呼吸法

缩唇呼吸法,又称为吹笛样呼气,是一种通过减慢呼气速度来增加气道压力的呼吸方法。首先,患者用鼻子平静吸气;然后做出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嘴唇半闭),缓慢将气体呼出;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约为1:2至1:4。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更好地控制呼气,使肺内的气体更充分地排出,从而减少残气量,提高肺通气量。同时,缩唇呼吸还能增加气道外口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关闭,减少肺泡内气体潴留。

2.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强调利用腹部(即膈肌)进行深呼吸,与常见的胸式呼吸不同。首先,患者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感受呼吸时的起伏;深吸气时,应感觉到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自然凹下。腹式呼吸可以使肺部更充分地膨胀,吸入更多的空气,同时减少呼吸肌的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此外,腹式呼吸还能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认知能力、降低血压,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益。

3.控制性深呼吸

控制性深呼吸结合了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优点,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可以在家中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外出散步或进行轻度活动时尝试。

4.全身呼吸体操

全身呼吸体操是在腹式呼吸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的全身性锻炼,一般将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这种锻炼方式适用于慢阻肺患者康复后期,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强体力。

二、日常预防与管理

慢阻肺患者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外,还需注意日常预防与管理,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戒烟是预防和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

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必要时佩戴口罩。

3.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及时治疗。

4.职业接触粉尘的人群应做好劳动保护,佩戴防尘口罩。

5.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6.定期到医院复查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三、科学的锻炼方法

适当的锻炼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同样重要。科学的锻炼方法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肺功能。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通过大肌肉群的节律性活动,提升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强心肺功能。慢阻肺患者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减轻呼吸困难。适合慢阻肺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

散步:在空气新鲜的公园或交通较少的街道进行,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散步时结合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以提升锻炼效果。

慢跑:轻症患者可选择慢跑,注意控制呼吸节奏,避免剧烈运动。可从慢跑与散步交替开始,逐步增加慢跑时间。

骑自行车:锻炼心肺功能和下肢力量。选择平坦路段,避免增加呼吸负担的上坡或下坡。

游泳:全身性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负担。慢阻肺患者应选择适宜水温和清洁水质的泳池,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2.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是慢阻肺患者锻炼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状况,减轻呼吸困难。以下是一些适合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在吸气时,腹部鼓起来;呼气时,腹部凹进去。这种呼吸方式能够增加胸廓体积和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缩唇呼吸:每次训练10-20分钟,每天2-3次。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嘴唇做出类似于吹口哨的形状,让气体慢慢从缩窄的嘴巴中呼出。这种呼吸方式能够锻炼气道的力量,提高肺功能。

吹气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呼吸锻炼方式。通过吹气球,能够增加肺的顺应性,锻炼肺功能。吹气球的速度与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将气体吹出去。

3. 上肢与下肢运动

上肢运动:如扩胸运动、哑铃锻炼等,能够强化上肢及肩膀的力量,有益于恢复肺功能。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下肢运动:如踮脚运动、深蹲等,能够锻炼下肢肌肉,增强下肢力量。同时,通过有节奏地踮脚或深蹲,可以让呼吸加入锻炼中,为肺功能恢复提供帮助。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阻肺COPD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