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超声慧眼识早剥:孕期安全的守护者

超声慧眼识早剥:孕期安全的守护者

吴珍菊 吉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24年07月17日 20页 3519 海报 复制链接

胎盘早剥属于一种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指妊娠20周后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的典型表现为伴或不伴阴道流血的持续性腹痛,可伴有腹部发硬和子宫压痛,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是孕期母儿安全的守护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临床工作中,多数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典型,产科医生通过临床查体即可明确诊断,做出处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胎盘早剥的诊断并不容易。X线检查和CT检查由于存在电离辐射,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所以胎盘的主要检查方法是超声,它安全、方便且易行,通过它可以发现胎盘的各种异常。

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诊断仪进行医学检查的方法。超声波诊断仪有很多种,包括A超、B超、D超、M超等,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B超。B超属于二维灰阶成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二维灰阶成像的基础上,出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多普勒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弹性超声等等。可以明确检查血流的状态和异常的肿块的性质。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盘早剥检查中应用广泛。

怀疑胎盘早剥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时,医生嘱咐患者取平卧位,经腹部直接扫查,首先测量胎儿的基本生长指标、羊水量、脐血流等,重点观察胎盘的位置、厚度、实质内回声、胎盘边缘以及胎盘与子宫肌壁间是否有异常回声,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对胎盘内部及基底部的血流分布进行观察。

胎盘早剥典型的超声表现为胎盘明显的增厚,胎盘实质回声不均。胎盘早剥形成的血肿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增厚的胎盘实质,或后方可见混合的回声包块,胎盘与子宫壁间有较小的一些圆形的、低的,无回声的包块,甚至在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可以见一些窄带状的低回声区,与宫壁之间的分界不清楚。有时胎盘后面没有看见明显的血肿,但是胎盘增厚了,这种情况也高度怀疑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分为显性剥离、隐性剥离及混合性3种类型。当血液冲开胎盘边缘,沿胎膜与子宫壁之间经宫颈管向外流出,即为显性剥离;若胎盘边缘仍附着于子宫壁上,或胎头已固定于骨盆入口,使血肿被包裹在胎盘与子宫之间,即为隐性剥离;由于血液不能外流,胎盘后积血越积越多,宫底随之升高。当内出血过多时,血液仍可冲开胎盘边缘与胎膜,经宫颈管外流,形成混合性出血。不同类型的早剥,在超声图像上可以显示出差别以帮助诊断,具体特点如下:

1.胎盘后血肿达到胎盘边缘:胎盘一侧边缘可见不均质低回声团,3例表现为不均质的中等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

2.胎盘后血肿未达到胎盘边缘:表现为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的异常回声,低回声可均匀也可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

3.胎膜下血肿:多位于宫腔内胎膜下,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凸向羊膜腔内,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

4.胎盘内血肿:以胎盘增厚表现为主,胎盘回声为均匀的中高回声,也可表现为中高回声为主的混杂回声,还可伴有多发散点状的强回声,彩色多普勒可见胎盘内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此类胎盘早剥的出血混杂于胎盘内,表现极不典型,非常容易漏诊。

早剥发生得越早,预后就越差,而对于这些孕周较小、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处理很棘手的病例,超声检查这双慧眼,可以提供诊断帮助。临床实际工作证明,在超声检查的辅助诊断下,患者的阴道出血、不规律腹痛及子宫强直收缩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不做超声检查辅助诊断的病例。

然而超声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超声对于母体肥胖,及妊娠伴有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多胎、后壁胎盘等情况观察欠佳,这时候就要依靠监测胎心的情况帮助诊断。对于急性及亚急性血肿可能表现为与胎盘实质回声相似的等回声,或者早剥的显性出血可能已经流出阴道。基于以上原因,超声检查未见血肿的患者也不能除外胎盘早剥的可能,所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诊断也是十分重要的。

影像科医生需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尤其是要提高对胎盘内出血及血肿的认识,准确诊断胎盘早剥,为孕期母儿筑牢安全防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胎盘早剥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