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避免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胰腺炎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炎症,主要分类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由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等急性损伤,而慢性胰腺炎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伴随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损害。胰腺炎的高危人群包括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胆道结石患者以及长期酗酒者。胰腺炎这一疾病并没有传染性。
胰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典型症状包括急性腹痛、恶心和呕吐、发热等。急性腹痛常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多从左上腹部甚至全腹突然开始疼痛,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疼痛可能会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感觉疼痛加剧。如果引起腹膜炎,疼痛可由左上腹波及全腹。恶心和呕吐,多数患者起病时就出现恶心、呕吐,有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些则为褐色液体。发热,继发细菌感染时,常出现发热,可持续数天。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的相关症状,如低血压及休克、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上消化道出血、猝死等。
患过胰腺炎的患者对上述症状已经很熟悉了,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急性胰腺炎复发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急性胰腺炎在中国的主要病因是胆石症,胆结石致胰液引流不畅导致胰腺发炎。酒精、胰管阻塞、十二指肠降段疾病(球后穿透溃疡、邻近十二指肠乳头的肠憩室炎)、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腹部钝挫伤、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代谢障碍(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钙血症)、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等)、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过度进食(尤其是荤食)、血管炎等也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其次,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暴饮暴食,肥胖。
了解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诱因,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入手,开启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之路。每个曾经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友都应该重视并向医生了解自己的发病原因,根据自己的病因来针对性的预防。以下是针对急性胰腺炎的各种预防手段,病友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预防复发方式。
1.改变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避免一次性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同时还需要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饮食,暴饮暴食加重胰腺负担。还需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2.严格戒酒,避免酗酒:现代医学提倡适度饮酒,合理控制饮酒量,因为大量的乙醇会刺激胰腺的分泌改变胰液的成分,并形成栓子,堵塞小胰管,酒精还会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妨碍胰液排出,造成急性胰腺炎。
3.积极处理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例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或胆囊炎等胆系疾病患者,需要对胆道系统疾病进行治疗;高血脂患者,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对于存在胰腺炎风险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胰腺炎病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5. 合理用药:有些药物的药理生理作用可以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引起急性胰腺炎。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要注意遵循医嘱,不可擅自用药。药物使用具有个体差异,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药物使用的副反应。
6.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减少吸烟等有害习惯,有助于降低胰腺炎的风险。
需要再次强调,胰腺炎的危害不容轻视。胰腺炎患者体内的胰酶在胰管内被激活,引起胰腺局部炎症,可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继而导致胰腺严重损伤。胰腺炎不仅会引起剧烈疼痛,还影响进食以及正常活动,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胰腺炎通常可引起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胰腺假性囊肿形成、胆道梗阻、糖尿病等并发症,甚至可能恶变成胰腺癌。除以上危害,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若患者出现胰腺炎,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处理或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