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性肾衰竭:认识与预防并重

慢性肾衰竭:认识与预防并重

杨梅 重大附属涪陵医院
2025年01月08日 19页 2588 海报 复制链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对慢性肾脏疾病认识与重视不足。如今,慢性肾衰竭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 10.8%,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了解其本质、症状及掌握预防措施,对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认识慢性肾衰竭

肾脏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们就像身体的 “清洁工”,不断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肾脏还参与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健康以及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到长期、渐进性的损害后会出现慢性肾衰竭(简称慢肾衰,英文简写CRF),导致肾脏不能正常地过滤身体产生的废物,失去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功能,也不能正常分泌促红细胞生长素、活性维生素D等重要物质。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小球肾炎是比较常见的原因。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对肾脏的小血管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最终出现肾脏功能的衰竭。肾小球肾炎则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肾脏组织,导致肾小球受损,进而影响肾脏功能。此外,多囊肾、遗传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硬化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以及尿路梗阻等也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在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不适的感觉或者仅仅感到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大家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水肿、尿量减少、喘累、严重乏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当肾衰竭进入晚期,即尿毒症期时,患者的身体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

二、预防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性

慢性肾衰竭一旦发生会逐渐进展,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预防很重要,可让患者避免透析和肾移植的痛苦治疗。透析需定期去医院,耗时耗力且有感染等并发症风险;肾移植供体短缺,有手术风险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慢性肾衰竭治疗费用高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压力预防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发病率,进而降低费用。总之,应重视慢性肾衰竭的预防,以减少患者痛苦和社会负担。

三、预防慢性肾衰竭的措施

1.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2)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低盐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对于患有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病、多囊肾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定期复查肾功能,防止病情进展。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但要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适量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损伤肾脏。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增加慢性肾衰竭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护肾脏健康。

(4)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修复,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应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避免滥用药物

许多药物都有一定的肾毒性,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马兜铃酸等。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和滥用药物。特别是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更应谨慎选择药物,使用前应咨询肾脏专科医生,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肾脏疾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血糖、超声等检查。对于有慢性疾病家族史、长期服用药物、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增加体检的频率。

总之,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病率或者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性肾衰竭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