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探秘肾脏:身体的“净化器”

探秘肾脏:身体的“净化器”

李爽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医院
2025年01月22日 16页 1749 海报 复制链接

在人体精密复杂的“生命大厦”里,我们身体里一对极其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器官--肾脏,了解它们,对守护自身健康意义重大。

肾脏的“工作日常”

肾脏形似两颗蚕豆,分别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别小看这对小小的器官,每个肾脏都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堪称微观世界里的“净化工厂”。它包含肾小球与肾小管,肾小球负责对血液进行初次“粗筛”,当血液流经此处,除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而肾小管则如同一位精细的“质检员兼回收员”,对原尿进行重吸收与分泌调节。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等则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血压的“调控助手”

肾脏在血压调节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身体血压有所下降时,肾脏中的特殊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肾素的物质。肾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激活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这一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压力调控网络”,血管紧张素能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提升血压;醛固酮则会促进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同样有助于升高血压。相反,当血压升高时,肾脏又会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RAAS系统,使血压回落。肾脏通过这种动态调节,帮助身体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为全身各器官提供稳定的血液供应。

内分泌的“协作伙伴”

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参与多种激素的合成与调节。它能合成和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当肾脏感受到身体缺氧时,会增加EPO的分泌,EPO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此外,肾脏还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将无活性的维生素D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1,25 - 二羟维生素D₃,这种活性维生素D不仅有助于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还对骨骼健康、免疫系统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活中,这些行为易伤肾

饮食不当:高盐饮食是肾脏的一大“克星”。摄入过多盐分,会使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加重肾脏排泄负担,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进一步损害肾脏。同时,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也会增加肾脏代谢蛋白质废物的工作量,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

喝水太少:水是生命之源,对肾脏健康同样重要。如果每天喝水量不足,尿液生成减少,肾脏排泄的废物就容易在尿路中浓缩、结晶,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滥用药物: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肾脏代谢,部分药物具有肾毒性。例如,一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长期或大量使用)、部分中药(如含马兜铃酸的药材)等,如果使用不当,都可能直接损害肾脏细胞,导致肾功能受损。

忽视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逐渐损害肾脏血管和肾小球。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环境,会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发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会使肾脏血管承受过高压力,造成肾动脉硬化,影响肾脏血液灌注。

保护肾脏,从日常做起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减少盐和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过少。

适量饮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 - 2000毫升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情况(如运动量、气候等)适当调整。多喝水能增加尿液生成,促进肾脏排泄废物,预防肾结石等疾病。

谨慎用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如需使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和肾功能状况,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更要增加体检频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了解肾脏,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只有悉心呵护这对默默工作的“生命净滤器”,它们才能持续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肾脏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