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家庭医生 警惕戴耳环戴出“大包”

警惕戴耳环戴出“大包”

周宇
2025年03月12日 2665

近期,一则关于女子因长期佩戴耳环导致耳洞长出形似葡萄串的瘢痕疙瘩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瘢痕疙瘩的形成是皮肤损伤后异常修复的结果,本质是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代谢失衡。耳部作为常见受累部位,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打耳洞属于创伤性操作,若器械消毒不严或术后护理不当,易引发感染,反复炎症可能导致最终的瘢痕疙瘩形成。

警惕戴耳环戴出“大包”

劣质合金耳环(含镍、铜)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长期慢性炎症促进瘢痕增生。过重耳环的持续拉扯会导致耳垂微撕裂,反复损伤、修复循环加速瘢痕形成。

部分人群属于瘢痕体质,其成纤维细胞对损伤信号高度敏感,这类人群打耳洞后瘢痕疙瘩发生率比普通人高。

临床上通常根据瘢痕疙瘩的大小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局部封闭治疗  可采用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如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适合快速生长的耳部瘢痕疙瘩。要注意的是局部封闭治疗需要多次治疗。

皮质类固醇胶带  根据瘢痕形状裁剪胶带,贴在瘢痕上,尽量不覆盖正常皮肤,持续使用3个月以上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治疗  如果采用单纯的手术切除复发率80%以上,且容易导致越切越大,手术后放射治疗瘢痕疙瘩有助于防止瘢痕疙瘩复发。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戴耳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