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知多少?
甲状腺是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和降钙素两种激素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甲状腺在解剖学上分为左叶、右叶和中间的峡部及锥体叶,它的外形就像一枚蝴蝶,翩翩起舞,落于颈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剧,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就业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体检或就医时做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就发现了甲状腺结节,有的单个,有的是多个,大小不一,越来越多的数毫米级别的结节都被检出来了。这样多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的发现,首先说明了大家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当然也和医院超声科超声仪器越来越先进及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越来越高有密切关系。
那么得了甲状腺结节后,很多人会比较紧张,拿到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报告大多数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ACR TI-RADS”意义。有的超声下“ACR TI-RADS”评估级别较高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rition, FNA)做细胞病理学检查,因为病理诊断在医疗界被誉为“诊断的金标准”,这也是兼顾经济性和准确性下最佳的处理方法,之后病理医生会根据国际上通用的“TBSRTC”诊断系统来报告,有的患者对于该诊断系统也是一头雾水。
好,现在就让我为您答疑解惑吧。
ACR TI-RADS(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依据超声下的五个甲状腺结节恶性特征进行分级:①实性结节;②低回声或极低回声;③分叶或边缘不规则;④砂砾样钙化;⑤纵横比>1。
ACR TI-RADS将甲状腺结节一共分为5级。TI-RADS 1级:良性,恶性风险几乎为0,建议随访;TI-RADS 2级:不/无怀疑恶性(<2%恶性风险),建议随访;TI-RADS 3级:低度可疑恶性(<5%恶性风险),<25mm结节建议随访或≥25mm结节建议FNA;TI-RADS 4级:中度可疑恶性(5%-20%恶性风险),<15mm结节建议随访或≥15mm结节建议FNA。TI-RADS 5级:高度可疑恶性(>20%恶性风险),<5mm结节建议随访或≥5mm结节建议FNA。
一般对于有如下超声表现的结节,临床医师或超声医师会推荐进行FNA穿刺:①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②伴微钙化或砂砾样钙化;③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实性结节;④结节血供丰富;⑤纵横比>1;⑥回声信号超出结节的轮廓/包膜;⑦临床考虑转移的结节。虽然现在临床推荐的超声引导下穿刺能减少不能诊断的病例或假阴性的病例,但是手法触诊下穿刺仍然是值得做的。
甲状腺结节FNA穿刺后的细胞送到医院病理科后会制备成细胞病理涂片,一般会进行“H-E染色,即苏木素-伊红染色”,然后提供给病理医师显微镜下阅片,之后会按照“TBSRTC”诊断系统来发布细胞病理报告。
“TBSRTC”诊断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现在更新到第三版,分为六类:Ⅰ:非诊断性/无法诊断;Ⅱ良性:;Ⅲ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Ⅳ:滤泡性肿瘤;Ⅴ:可疑恶性;Ⅵ:恶性。
推荐的管理策略和潜在的后续的恶性风险为:Ⅰ类:建议重复FNA。潜在恶性肿瘤风险:5-20%,平均13%;Ⅱ类:建议临床和超声随访。潜在恶性肿瘤风险:2-7%,平均4%;Ⅲ类:建议重复FNA、分子检测(BRAF/RAS基因)、诊断性腺叶切除术或监测。潜在恶性肿瘤风险:13-30%,平均22%;Ⅳ类:建议分子检测(BRAF和RAS等基因检测)、诊断性腺叶切除术。潜在恶性肿瘤风险:23-34%,平均30%;Ⅴ类:建议分子检测、腺叶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潜在恶性肿瘤风险:67-83%,平均74%;Ⅵ类:建议腺叶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潜在恶性肿瘤风险:97-100%,平均97%。
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是非常常见,并且大多数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的结节才可能是恶性的,包括现在年轻人多发的、检出率最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来说,小于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被称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非常好,即使有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一般来说也不影响其较好的预后,所以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朋友们大可不必过度焦虑。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这里还是要呼吁患甲状腺结节的朋友们正确理解超声ACR TI-RADS报告和病理TBSRTC报告的意义,客观、理性的看待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或随诊策略。
最后祝广大朋友们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