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症状与防治策略

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症状与防治策略

陈平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中心卫生院
2025年04月23日 2499 海报 复制链接

反流性食管炎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恶化,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主要表现为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虽然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复杂,涉及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胃内容物排空延迟等多方面因素,但通过早期诊断与合理的防治措施,症状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常见症状及相应的防治策略,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疾病。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成因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下食管括约肌在吞咽后关闭,防止胃酸反流。当压力下降或功能异常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进入食管;长期暴饮暴食、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等因素都会削弱功能;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内压,使胃内容物更容易被挤压到食管;孕期子宫增大压迫胃部,增加胃内压力,导致反流;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会增加胃内容物体积,加重反流;胃排空功能障碍如胃轻瘫、糖尿病性胃轻瘫等,会导致食物滞留胃内过久,增加胃内压力,使反流风险增高;油腻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导致胃内容物滞留时间延长,加剧反流;唾液含有碳酸氢盐,可中和部分胃酸。长期吸烟、压力大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能减少唾液分泌,使酸性物质停留在食管时间更长;食管的蠕动有助于将反流的胃内容物重新送回胃内。如果食管运动功能受损,胃酸更容易在食管内滞留,损伤黏膜。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胸口灼热感(烧心)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在餐后或夜间加重。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导致胸部后方出现灼热感,向上胸部、喉咙、甚至嘴巴放射。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出现酸水或苦味的感觉,经常在躺下或弯腰时发生,伴随胃酸的返流。食管炎症能引起食管狭窄或食管痉挛,导致吞咽时感到不适或疼痛,有时会误以为是食物卡在喉咙或胸部。长期的胃酸反流能刺激喉部和气管,引起慢性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咳嗽通常与其他症状一起发生,有时是唯一的表现,反流能导致喉部不适或感觉喉咙有异物感,给患者带来持续的不适,这种症状有时会导致咳嗽或喉部清嗓,由于胃酸刺激食管,可以出现胸痛,通常表现为压迫感或紧缩感,胸痛有时可能会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警惕,胃酸反流引发恶心,尤其是在餐后,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或反流胃内容物。长期的胃酸反流导致口腔内产生不良气味,导致口臭。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策略

控制体重是防治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过重的腹部脂肪会增加腹腔压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每餐适量即可,避免给胃部带来过大负担,餐后2~3小时内避免躺下,饭后避免剧烈运动或立即入睡。睡觉时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避免胃酸反流到食管,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反流的发生,右侧卧位则容易加重反流。

药物治疗通常分为三类:抗酸药(如铝镁合剂、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缓解烧心等不适症状;H2受体拮抗剂例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质子泵抑制剂药物。PPI可以减少胃酸对食管的侵蚀,缓解炎症。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有助于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更是对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了解其病因和症状是有效防治的第一步,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改善生活习惯、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及时的医学检查和合理的就医治疗,也能在控制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反流性食管炎对生活的困扰,恢复身体的健康与舒适。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反流性食管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