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中医运用小夹板外固定:骨折后的“保护伞”,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中医运用小夹板外固定:骨折后的“保护伞”,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秦波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中医医院门诊骨伤科
2025年03月19日 9页 2160 海报 复制链接

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在骨折的治疗方法中,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历史悠久、经济实用、效果良好的方法。它就像一把“保护伞”,帮助断裂的骨头固定在一起,促进骨骼愈合。但要让这把“保护伞”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了解并遵守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小夹板外固定?

小夹板,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些小块的夹板(通常是木板、竹板或石膏等材料),在骨折部位的周围进行固定。这些夹板通过绷带或胶布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支撑结构,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使断裂的骨头能够相对稳定地生长愈合。

小夹板外固定适用于四肢骨折,特别是对于一些稳定型骨折、儿童骨折、以及需要早期功能锻炼的骨折,效果尤为显著。它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紧急情况下应用广泛。

小夹板外固定,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小夹板虽然简单实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小夹板的固定必须牢靠,能够有效地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但同时,又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甚至坏死。正确的做法是,固定后可以伸入一根手指,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即可。

观察肢体末梢血运: 固定后,要密切观察肢体末梢的颜色、温度、感觉和活动情况。如果出现肢体末梢苍白、发凉、麻木、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等情况,应立即松开绷带,并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由于固定过紧,压迫血管神经导致的。

保持夹板清洁干燥: 小夹板外固定期间,要保持夹板的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如果夹板被弄湿或弄脏,应及时更换。特别是对于石膏夹板,一旦受潮,就会失去支撑力,影响固定效果。

定期检查和调整: 骨折后,肢体可能会出现肿胀,导致夹板过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调整夹板的松紧度。通常情况下,在骨折后的前几天,需要每天检查和调整。之后,可以根据情况,每隔几天检查一次。

注意皮肤的保护: 长期的小夹板固定,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压,出现褥疮(压疮)。为了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以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垫上一些柔软的敷料,如棉垫、纱布等。同时,要经常检查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在小夹板固定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功能锻炼。例如,可以进行手指、腕关节、踝关节的活动,以及肌肉的等长收缩。这些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加速骨折的愈合。但要注意,功能锻炼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遵医嘱,定期复查: 在小夹板固定期间,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医生会通过X光片,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不要自行拆除夹板,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在休息时,尽量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

拆除夹板后,仍需注意!

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医生会拆除小夹板。但拆除夹板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在拆除夹板后,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逐渐恢复活动: 拆除夹板后,肢体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不要急于求成。

加强力量训练: 继续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恢复肢体的功能。

避免剧烈运动: 在骨折完全愈合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次发生骨折。

注意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到外力冲击。

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固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能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肢体的功能。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夹板外固定,让它成为你骨折后的“守护神”!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骨折小夹板外固定中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